
杜娟委员:
让合同能源管理为“双碳”助力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潮流和时代强音。”1月11日下午,市政协常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杜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今年提交的提案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关。
杜娟介绍,当前,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正蓬勃兴起。它是一种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确定节能目标、实施节能改造、提供用能服务的能源托管方式,具有投入少、风险低的优点,是公共机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首选方案。
杜娟经调研了解到,我市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例如,临清市7所学校、9个项目成功实施,为全市教育系统实施能源改造提供借鉴;3个市级办公区引入市场资金1000余万元,为党政机关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蹚开路子。但同时,我市公共机构总体上能源资源消费结构还不合理,采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节能改造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节能改造配套制度办法也还未形成。
杜娟建议,应扩大项目效应,在全市公共机构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定期会商、协调联动,助推公共机构脱掉“隔离衣”,融入新发展;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健全项目采购制度,优化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设计及全生命周期监管;将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公共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形成节能改造工作倒逼机制,助推公共机构走出“舒适圈”,开辟新天地;分区域、分行业、分层级打造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优势项目,培育示范标杆,让数字说话,让效益发声;利用低碳日、节能周等关键时间节点,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社区开展节能主题宣传,凝聚群众共识;逐步实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从公共机构到重点用能企业、居民小区的辐射覆盖,推进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