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国债苏醒了

■ 本报记者 尹腾淑

本报通讯员 翟茜 刘葆华

“要不是他们,这笔钱就石沉大海了,真是非常感谢。”2月5日,提起自己不久前的经历,市民邱敏仍心存感激。原来,去年年底,工商银行聊城分行成功为她兑付了两笔“沉睡国债”,让邱女士收获了一份惊喜。

到期未兑付的储蓄国债(凭证式)不计付利息,会给投资者带来隐形资金损失。2023年9月以来,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在全市积极开展了“唤醒‘沉睡国债’ 守护百姓权益”提醒兑付活动。截至2023年末,仅4个月该行即兑付“沉睡国债”32笔、90.9万元,切实维护了国债金边债券的信誉,保障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2023年9月前,因单位破产注销、投资人失联等原因,聊城市辖内尚有多笔以单位、个人名义购买的国债未能兑付,最早的能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这每一笔国债,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债的信誉,开展‘沉睡国债’提醒兑付专项活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向东介绍。

为确保提醒兑付工作稳步推进,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制定了详尽工作方案,要求各国债承销机构务必高度重视、见行见效,并与公安、社保、民政等部门建立起到期国债提醒兑付协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配合。针对部分持有人不熟悉国债兑付程序的现状,该行还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为他们现场解说如何办理兑付。

2023年11月,人民银行聊城市分行国库科在梳理档案时发现,辖内堂邑、斗虎屯等4家供销社尚结存4笔上世纪80年代的国库券收款单未兑付,由于聊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及所属中心社已于1998年更名,导致供销社现用名称与购买国库券时不一致。为保障国库券收款单顺利兑付,国库科工作人员当即联系聊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东昌府区供销社,告知其提供名称变更详细证明,并于2023年12月7日对价值总计7550元的供销社国库券收款单进行了兑付。

据该行国库科负责人介绍,需要人民银行兑付的1982—1988年国库券收款单,原购买单位发生名称变更的现象十分普遍,并且九成以上存在人员更替频繁、保管不善导致的收据联丢失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该行积极研究相关对策,以保障国债投资人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在确保事实清楚、程序规范的前提下,协助投资人多方寻找证据线索,并将《单位介绍信》《债券单位证明》《债券单位承诺书》等材料合三为一,既做到了为投资人排忧,又提高了兑付效率,充分彰显了国债服务的民生温度。

2024-02-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5535.html 1 沉睡的国债苏醒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