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添新绿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春光旖旎,植树添绿正当时。
运苗、挖坑、种树、浇水……3月11日上午,在临清市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由500多人组成的植树大军正在栽植树苗。
“这次绿化共出动人员500多人,大型运输车2辆,这是我们的一次绿化大会战。”新华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贾桂强边挖坑边告诉记者,根据街道党工委研究,今年的植树节确定主题是“做强经济林,促进经济发展”。他们去年就培植了桑树苗2000多株,今年又在外地苗圃购置1000株,全部补充到森林公园中。
临清地处黄河故道,现存大量古桑树群,临清市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所植树木98%都是桑树。新华路街道郭堤村坐落在黄河故道上,几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种植桑树,既能收果子,又能养蚕。现在园内种植古桑树2000多株,树龄大多在300年以上,因为森林覆盖率高达80%,这里又被誉为“天然氧吧”。
近几年,新华路街道对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进行了投资建设。“我们扩大了老园区,准备了3000多株桑树苗,努力打造品牌绿植游览区,为园区的发展奠定基础。”贾桂强说。
去年以来,新华路街道清理整治公园内路、沟、渠、桥等设施,对古桑树、古沙丘进行保护,并对附近郭堤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部分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美化。目前,他们正着手研发桑黄精深加工,同时扩大菌包生产加工能力,打造菌包产供销基地。其中桑黄产业园的桑黄品种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80%以上,每年可生产菌包1200万包。
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姚强表示,目前临清已逐步建成了集菌种选育、人工栽培、产品研发、全域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这片森林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底气,我们将通过扩大种植,发展桑黄产业,将生产菌包能力提升到每年2000万包。同时,丰富菌包生产种类,开发拓展牛肝菌、冬虫夏草等菌类品种培育生产,打造名贵菌包产供销基地”。
据介绍,为做好延链补链文章,新华路街道利用桑黄产业园预留的生产空间,支持企业引进桑黄灵芝超临界提取项目、桑黄单醇提取项目、中药饮品生产加工项目,积极进行新产品研发,进一步延长补齐桑黄产业链条。古老桑黄摇身变为农民致富的金疙瘩,生动诠释“资源变资产”的智慧与创想。
“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要把造林绿化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篇大文章做得更扎实。”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