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好饭”话春耕

■ 本报通讯员 商贺 刘逸飞

3月12日早上6时,阳谷县阿城镇范海村的农资店已是人声鼎沸。农资店从外地订购的一车复合肥刚刚运抵,分肥现场热火朝天。“咱村共700亩地,20多吨复合肥已经运回,开完全体党员会,我们就要尽快开沟施肥,让地里的麦子吃上‘一碗好饭’。”范海村党支部书记柳振军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阿城镇的田间地头里,到处是村民施肥打药、辛勤劳作的身影。阿城镇种粮大户常绍兵正“打紧算盘”,计划在2天时间内,给自己的200亩麦子完成施肥、浇水、打药。“春耕正当时,晚一天耕作,农作物收成就会差很多。”常绍兵说。

与阿城镇范海村相隔20公里的石佛镇贾庄村,却是另一番景象:阳谷县君铭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忙着开展各类农机具的调试、检修等工作,为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做准备,助力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我们合作社对所有春耕备播机械和植保设备进行了全面维护及安全性能检查,确保农机作业有速度、有保障、有效率。”阳谷县君铭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陈飞介绍,合作社已经提前为春耕做好了准备。

在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员刘永高看来,春耕春管工作既需要化肥、农药等物资储备方面的支持,又需要相应的技术指导。“当前小麦已进入返青期,我们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春季农作物管理的相关知识,确保乡亲们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刘永高说。

入春以来,阳谷县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下沉一线为群众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落实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面对面、零距离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助力小麦增产丰收。

装药、起飞、喷洒……在阳谷县安乐镇薛寨村,一架架载有农药、肥料的无人机,按照设定好的路线穿梭在田埂之间,将除草剂均匀喷洒。

“薛寨村的农业生产托管耕地有600余亩,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产品统一销售,使农药化肥等农资采购成本降低约30%。以无人机喷洒除草剂为例,每小时可喷洒150亩左右,较人工4亩/小时,效率提升近40倍,同时,还避免了药物侵害人体、漏喷重喷等问题。”薛寨村党支部书记薛洪亮介绍。

“目前,我们已全面启动‘万人下乡·稳粮保供’春季田管专项行动,成立9个帮包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生产一线指导服务,以‘抓住两头、促弱控旺,肥水调控、稳穗增粒,防冻抗逆、防治病虫’为中心,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促进长势均衡,为小麦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贵民说。

阳谷县作为“全国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强价值”的思路,全力抓好“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农”五个关键点,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年总产达16.17亿斤,主粮年亩产1010.31公斤,成功创建聊城首个“吨粮县”。

2024-03-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7040.html 1 “一碗好饭”话春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