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乡县衙的楹联说起

■ 朱海波

在河南内乡县衙的三省堂门口,悬挂着一副脍炙人口的名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写这副对联的人是清代嘉兴人高以永,他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深得百姓爱戴。这副对联共44字,共提及4个“一官”,4个“百姓”, 上联是对当官者的劝告,而下联是对百姓的感恩,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心为民的纯粹。

纯粹,字面解释为不掺杂其他成分,深层次的解释是纯正不杂、精纯完美。一个封建官吏,尚有如此胸怀,作为一名新时代领导干部,更要有高出他们的境界,做一个纯粹的人,当一个一心为民的官。党的事业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绝对忠诚铸就,这种忠诚必须清澈纯粹而不能良莠掺杂、全心全意而不能三心二意、始终如一而不能动摇不定、无怨无悔而不能讨价还价。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讲到:“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对党绝对忠诚,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没有任何保留,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

在“纯粹”二字上,孔繁森同志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两次援藏、历时十载,把所有的爱都洒向了西藏,用无私大爱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境界感,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1994年,一场特大暴风雪袭击西藏阿里,孔繁森连日超负荷工作,再加上高原反应,头痛得厉害。他强撑着写下遗书:“万一我发生了不幸,千万不能让我的母亲、家属和孩子们知道,请以我的名义每月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的信。我在哪里发生了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在生死瞬间,他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亲人和组织,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涵养纯粹精神,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要尽每朝每夕之功,要多向上看,多跟正能量的人接触,多了解积极和进步的事物,多思考和改进自己的差距不足,始终保留一份向前向上的精气神。如果整天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时间久了就容易被侵蚀,何谈一心为民的纯粹精神呢?

精神是内在的,行动是外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同群众结合,才能涵养出昂扬的力量,只有同实践结合,才能转化为跨越发展的动力。做一个纯粹的人,当一个纯粹的官,说到底就是立足岗位作贡献,每个人都要有岗位意识,珍惜岗位,敬畏岗位,努力在岗位上创造更多业绩,要像杜立芝那样,干一事、敬一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进群众的心里。

2024-03-2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7707.html 1 从内乡县衙的楹联说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