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看高唐县如何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朱真

衣食所安,民生根本。食品安全从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针对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高唐县积极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机制,落实“最小工作单位”责任,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927名食安包保干部一线执勤

“假日期间消费旺盛,食品安全风险增大,一定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清明假期期间,高唐县人和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包保干部王鹏飞依然坚守岗位,对辖区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排查。

常食安,真守护。目前,在高唐县像王鹏飞这样的食品安全包保干部一共有927名。他们坚守在食品安全监管一线,从安全教育到问题指导,再到包保督导,样样在行,层层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现了食品安全全民共治新格局。

高唐县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将全县5653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划分为A、B、C、D四级,确定全县927名包保干部台账和责任清单,厘清食品安全的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地方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各部门切实把食品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A级商户在食品安全方面已经做得很到位,我们就将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放在为企业服务上。”高唐县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于志刚表示,包保干部在食品安全监督的同时,及时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纾难解困,达到了“服务为主、监督为辅”的良好效果。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坚决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产品喷码是否清晰、封口是否严密,这些细节都得严格检查。”4月8日,山东永旺食品有限公司儿童食品生产车间,安全员宋盼盼正拿着《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表》,对当天生产的产品进行细致地检查。

推行“日管控”制度,这是高唐县压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为减轻“日管控”给企业带来的检查负担,高唐县在食品生产企业原有点检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私人化”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清单,探索推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记录电子化台账,尽最大努力发挥监管“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在规范中持续增强责任意识。

校园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高唐县崇文实验学校,干净整洁的餐厅令人耳目一新。在就餐区最显眼位置,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正分屏播放食堂内部监控画面。该校食品安全员周嗣昌介绍,摄像头覆盖后厨重点点位,全天候、全方位、360度进行监控。

“明”的是人心,“亮”的是责任。崇文实验学校的监控平台是高唐县精心打造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物联等技术,抓取监管重点,发现监管弱点,提高了风险监管水平,把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封杀”在萌芽状态。

强化部门监管——

随机督导 分类施策

最近,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张磊异常忙碌,他需要参加由高唐县食药安办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导检查。检查时间、检查地点预先都不知情,而是在出发前由系统随机抽取。

张磊所参加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导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每次检查均由县食药安办负责人在系统上随机抽取12个镇街检查单位,检查完一个单位后再通知下一处地点,这已经成为高唐县食品安全县级督导检查的常态。

“每次督导检查主要围绕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落实是否到位、食品安全员履职能力是否达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是否符合自身实际等问题展开。”高唐县食药安办主任张立民介绍,对于在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他们不隐瞒,不回避。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由县食品安全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专班进行“上门帮扶”,做到逐一解决;普遍性问题则由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领域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求达到标本兼治。

2024-04-10 ——看高唐县如何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8405.html 1 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