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无限可能

■ 赵宗锋

在北京798艺术区,79罐大型煤气储罐,经过结构加固、消防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高端时尚发布的争抢之地。在798艺术区,工业遗存与现代时尚碰撞出创意文化的传奇;

在首创·朗园Station,完整保留的30座仓库以及2.23公里产权铁路,变成了如今的“多元文化活动+城市广场”,吸引了不少知名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入驻,使得这里形成以优质文化内容为引领、文化投资助力、文化服务带动的园区产业生态;

在首钢园,雄伟壮观的工业遗址,变成了如今节会活动频频、人们争相打卡的文化景点。工业遗存,有了文化和体育的加持,就能带动餐饮等多产业齐头并进。

文化赋能,便有了无限可能。很多人会说,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聊城是“江北水城·两河明珠”,黄河与大运河在这里交汇,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千年古城,共同塑造了秀美灵动、文脉绵长、古今辉映的城市气质;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400多处文物古迹遍布各处,让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事。唤醒这些城市记忆,培育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生态,打造亮眼的文化IP,聊城也完全有条件成为下一个网红城市。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文旅兴市”工程,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旅消费更具活力。但不可否认,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产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多元产品体系还有很大的构建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文旅营销路径,发力文旅品牌建设,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和新的消费增长点。其中,尤其是要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强化与优质文化平台的对接合作,并加大科技赋能的力度,集聚优势资源,创新提供更多“人无我有”的特色文旅产品,让八方来客愿意来、留得下,让特色文化的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能量。


2024-04-1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8408.html 1 文化赋能 无限可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