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资本”角逐预制菜新赛道
——莘县温州招商推介活动侧记
■ 本报记者 苑莘
现场签约11个项目,合同额23.1亿元,涉及预制菜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包装等领域。4月6日,莘县在浙江温州举行高质量发展“双招双引”推介会,收获颇丰。
此次温州招商的重头戏之一是预制菜产业。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莘县农业基础深厚,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些优势在各项农业发展数字上得到充分体现:莘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63个;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00多万亩,年产量52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之首;食用菌播种面积650万平方米,小肉食鸡年出栏3亿只,生猪年出栏120万头,是中国小肉食鸡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山东省首批现代农业强县。
优势还体现在莘县农产品过硬的质量上。莘县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优质肉食鸡入沪优选基地,也是北京、上海、郑州等大中城市蔬菜市场的“菜园子”。过去几年,莘县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实施“43311”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
“预制菜产业原材料供给‘就地取材’,质量、产量有保障。”鲁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德生说。鲁西经济开发区是莘县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该区聚焦预制菜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统筹生产要素配置,打造高能级产业服务平台,不断拓展预制菜产业化领域,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
如今,鲁西经济开发区预制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商机无限。鲁西经济开发区现有预制菜企业80家,涵盖“畜菜粮水”四大品类,拥有上游原料和研发、中游加工和流通、下游营销和市场的全产业链条。其中,盛大食品、新立信食品被认定为山东预制菜“百强企业”,23类产品获评山东预制菜“千优产品”。鲁西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莘县浙商食品智造产业园、鲁开预制菜北方生产基地等两大预制菜产业发展载体,在建的预制菜项目有15个。
角逐预制菜产业新赛道,全力打造中国预制菜生产基地、中国预制菜商贸物流基地,全力争创中国预制菜装备制造基地、中国预制菜研发基地,产业资源雄厚的莘县正积极谋求产业资本进入。资金雄厚的浙商是莘县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此次推介会吸引了140余家浙江企业参加。
之所以选择浙商,是因为莘县与浙商结缘已久,并在这一群体中有良好的口碑。浙商是民营企业家的优秀典范,在2023年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08家浙江企业上榜,连续25年居全国第一。上世纪90年代,一批优秀浙商立足莘县农副产品优势,在该县创办了乡巴佬等企业。近几年,华莱士、华统等浙企到莘县投资兴业,将当地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可以说,莘县为浙商创新创业搭建了广阔舞台,浙商也为莘县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实现了资源地和资本的双赢。
温州推介会上签约11个项目,是双赢的进一步延续。为推动浙商群体更好地投资莘县预制菜产业,该县打造了莘县浙商食品智造产业园,为优秀浙商搭建高规格预制菜产业集聚平台。此外,莘县还出台《关于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金融支持、要素保障、宣传推广、兑现奖励等方面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这些举措得到了浙商的高度评价。
“诚挚邀请大家到莘县这片投资热土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在预制菜、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享合作发展的新成果、共创莘县与温州合作的新局面。”推介会上,莘县县委书记孙奇宏向浙商发出邀请,开启了该县与浙商携手共逐预制菜产业“蓝海”的新局面。该县将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精心打造用时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满意度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树立尊商重商鲜明导向,健全完善涉企部门行风政风评议、营商环境后评价等营商监督制度,让产业资本在中国蔬菜第一县落地生根、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