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聊城

本报讯 (记者 赵艳君 贾新伟) 4月29日至30日,“行走先行区 主题采访团走进聊城,来自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的40多名记者走进开发区、茌平区、临清市,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提档升级、对内对外开放等主题开展集中采访,沉浸式感受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采访团相继走进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信发集团、信发农业产业园以及临清轴承产业数字赋能示范园,用镜头和笔端记录聊城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抢占经济发展新赛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亮点成就、经验做法。

今年一季度,中通客车累计出口客车1718台,同比增长110.8%。海外订单持续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企业究竟靠的什么?采访团首站来到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40多名记者带着问题,陆续走进企业展厅、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在公司讲解员的引领下,边参观边解疑。

“去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亲自上门‘提车’,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一段佳话。以助力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出发点,中通客车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天然气客车,与燃油车相比,碳排放量减少20%—30%,硫化物减少99%。”听完解说,采访团记者、大众日报视频摄影部主任马玉峰说,在依次参观了客车企业文化展厅、车型展示、试验中心后,他近距离感受到了聊城这家企业以领跑者之姿,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在信发集团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采访团一行对企业4条砌块生产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出灰不见灰、出渣不见渣、固废变资源,这条循环生产线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项目运营后,如何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采访团成员向公司总经理白国林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得知电厂排出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废料,经过自动化工序由废变宝,成为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砌块,销路良好并应用到全国各地的农业大棚后,采访团中不时发出声声赞叹。

“站着就能摘到草莓,真是头一次见。以工业反哺农业,将工业发展的创新思维、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移植到农业中,看似是算‘经济账’,实际也是降本增效,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光辉之路。”在信发农业产业园草莓、樱桃种植大棚中,采访团成员、齐鲁晚报记者时海侠一句话道出众人的心声。

采访团最后一站来到临清市,在这里,几代人共同托举起轴承产业的故事,让大家直言感动。

“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竟然能拥有数千家轴承相关企业。企业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轴承的碰撞声,各种声音交叠在一起,就是一曲美妙的高质量发展‘交响曲’。”时海侠说,如今,毫无疑问,凭借“买全球 卖全球”的市场优势,临清轴承产业已经实现了“从大到强,从强到专精特新”的华丽蜕变。

采访行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聊城是黄河文明和运河文明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次深入采访,更是让大家看到了聊城现代化、工业化的一面。接下来,他们将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聊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把聊城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4-05-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864.html 1 “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聊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