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庆会:驱蚊产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刘殿宏
夏天到来,人们面临的一项烦恼就是“蚊子无处不在”,每年都要与它们大战几个月。
5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张樊村的聊城市皎洁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驱虫产品、清洁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从2019年便着手研发的驱蚊产品——“防蚊网”如今即将面世,这是公司重点打造的实力派驱蚊产品。
该公司总经理樊庆会就是这款产品的研发者。在技术研发室,他向记者介绍了5年来企业致力于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艰辛和收获。
“这种防蚊产品不用燃烧,也不用电,所含药物经过科学配比,自然挥发,对人体健康基本没有影响。将其挂到门口、窗户或阳台,平均每20平方米放置一个,仿佛在房屋四周形成一张无形的‘网’,蚊子不敢靠近。”
樊庆会曾在一家化工企业上班,辞职后自主创业,先是在老家建厂房生产驱蚊盘香,后转做杆香。从2009年开始,他做起了电蚊香生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蚊香市场逐渐饱和。另外,此类产品科技含量低,很多小企业或小作坊都可以生产,更重要的是安全性较差,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说起前些年驱蚊产业的发展,樊庆会感触颇多。据他介绍,传统蚊香要点燃使用,靠高温让药物挥发,电蚊香要插电,通过化工油促使药物挥发,这些方式可能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刺激。
近年来,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发展,这给了樊庆会加大科研投入、力促产品创新的信心。“用‘防蚊网’的方式驱蚊,这种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手里。该产品没有药物载体,能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这是防蚊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既学不到又买不到,只能靠自己钻研。”
说干就干,2019年,樊庆会开始主攻“防蚊网”生产技术研发。他带领技术团队经过300多次试验,花费超40万元,终于在去年5月突破生产工艺瓶颈。目前,产品生产许可申请已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农业农村部药检所的农药登记证预计于6月下发,届时产品就会投放市场。
“药物经过科学配比,含量非常精准,加入缓释剂、抗氧化剂等,可自然缓慢挥发两个月时间。生态试验、毒理学试验、药效试验等结果对标国际标准,经风阻系数计算等方式验证,产品技术水平可媲美日本。技术革新为品牌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产品由‘杀蚊虫’转型为更安全的‘驱蚊虫’,更符合市场需求。”樊庆会表示,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还将对规范整个行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称为驱蚊产业的新一代产品。
虽然产品还“养在闺中”,但来自广东深圳、浙江宁波等地的客商已向樊庆会发出邀约,出口订单也收到七八个。为方便出口,开展外贸业务,樊庆会准备在青岛办厂,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可实现投产。
在樊庆会的带领下,公司通过创新经营和科学管理,已成长为一家集驱虫产品和清洁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目前,企业建有20条先进流水生产线,产品多达上百种,年产值达5亿元,拥有科研人员20人,并与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多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
“企业要注重和行业顶尖人才加强交流,这样才能使新品的研发后劲十足。”接下来,樊庆会将积极吸纳、招引高素质人才,强化研发和销售队伍。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专注于诱杀蟑螂饵剂的研制。“产品配方调制工作正在进行,蟑螂食后会在无声无息中慢慢死亡,灭杀效果明显,市场前景很好。”樊庆会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作了科学、充分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