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强水城生态宜居优势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报告站位高、内容实、定位准、思路新,主题鲜明、内容全面,满怀对聊城人民的真挚感情、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创新发展的高昂激情,鼓舞斗志、催人奋进。”2月19日,在讨论报告时,列席一组的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永胜深有感触地说,报告立足聊城实际,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突出求新求变,提出了“六个新聊城”,顺应我市“十四五”发展要求,更加切合聊城实际、体现聊城特色,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美好意愿。
过去五年,我市将治水兴水作为事关聊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把水利改革发展纳入“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主要内容,完成水利投资100多亿元,实施了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农村饮水安全、河道综合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等一大批民生项目,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水灾害威胁”三大水安全问题,水利改革步伐全面提速,水安全保障水平极大增强。
“报告中对水利方面提的要求不少,水利部门责任重大。”同组的成员笑着对任永胜说。
“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我们要做到水网体系完善、巩固饮水安全成果、优化水生态保护格局等,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永胜表示,下一步,市水利部门将按照报告要求,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抓好现代水网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健全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系布局,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取用水规范管理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河湖长制,再建一批美丽幸福河湖,塑强水城生态宜居优势,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水利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