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西林场 林下生金
——莘县马西林场因地制宜打造林下食用菌基地
■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金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寒料峭。
马西林场内的黑色大棚内,年近花甲的霍宪印正兴致勃勃地采摘蘑菇。“大车正等着呢,这批蘑菇很快就被运送到青岛、济南的大型超市。”霍宪印笑着说,头一年赚得少点儿,来年保守估计,每座棚能赚5万多元。
与霍宪印一样,这里的二三百户农民承包者因林下经济——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而赚得盆满钵满。
每座蘑菇棚年纯利7万元
“头一年在林场种植食用菌,除了成本,保守估算挣了3万多元,以后每年没有成本了,每座棚年纯利润约7万元。蘑菇不需要太多阳光,与树林互补,两头赚!”霍宪印说。
“我于2021年5月开始建棚,大棚种的是平菇,小棚种的是羊肚菌。现在林下一座棚的建设成本不足4万元,蘑菇主要销往青岛、济南。”莘县莘林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区负责人白鲁刚说,一座棚面积约620平方米,每年可采摘蘑菇四五茬,年产蘑菇3.5万公斤,蘑菇大叶直径五六厘米就可采摘,现在平菇每公斤市场价2.8元至3元。
白鲁刚说,目前,马西林场共有368座棚,占地近50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每座棚按年纯利7万元计算,林场内林下菌棚全年纯收入2500余万元。
马西林场打造“一亩林十亩田”
位于莘县大王寨镇境内的莘县国有马西林场,是不可多得的平原绿洲,但林场内林下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林下种植食用菌条件很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莘县莘林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增学说,马西林场主要资源优势表现在:一是林地行距较宽,处于闲置状态,有利于建设食用菌拱棚。能充分利用树木遮阴,且散射光照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二是在林下种植食用菌协调了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在土地需求上的矛盾。三是林间含氧量充分,夏季温度相对较低(比林场外平均气温低2—3摄氏度),适合食用菌的反季节种植。四是食用菌种植属于大王寨镇传统的种植行业。
莘县大王寨镇党委书记闫洪涛表示,大王寨镇林下食用菌种植取得了初步成功,今后,将把食用菌种植打造为除木材加工之外的第二大产业。
“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空间。”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李玉的话更加增强了张增学发展林下食用菌的信心。2021年,张增学决定启动莘县国有马西林场新上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项目分期进行。马西林场真正做活了“一亩林十亩田”高林地产出率的大文章。
国家支持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济
2020年7月1日,新修订的《森林法》首次将“林下经济”写入法律条文,从法律层面明确发展林下经济与保护森林资源互不矛盾,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
目前,我市形成林菌、林禽、林畜、林药、林油、林菜等多元化林下经济模式,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等,形成了一批生态观光项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景臣说,马西林场在盘活林地资源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在促进保就业、惠民生、增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