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
——聚焦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③
■ 本报记者 赵琦 王培源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
牢记殷殷嘱托,扛起光荣使命,必须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6月30日,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聊城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全面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饱含着对山东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殷切期望。《决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提出“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改革对于我市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赶超的现实路径,必须切实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区域位势能级的提升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聊城北通京畿、南接苏皖、西连豫陕、东望日韩,历来就是通达扼要之地。随着济郑高铁建成通车,雄商高铁提速建设,聊城民用机场、聊邯长高铁扎实推进,“高铁纵横、高速成网、飞机起降”的立体大交通体系日趋完善,聊城成为贯通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的重要枢纽,加快提升位势能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决定》聚焦“加快提升位势能级”,提出“深化鲁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推动与沿黄毗邻地区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调联动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主动融入济南都市圈,强化融合对接,促进产业平台互联、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不断增强‘同城效应’”。
茌平区地处聊城市东部,是聊城融入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茌平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聚力打造济南都市圈重要产业节点和“济聊一体化”的双向门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我们将紧紧围绕《决定》内容狠抓落实,统筹规划布局,加强规划衔接,在政务服务、文旅、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全力打造对接融入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汲广树表示。
加快提升城市位势能级,离不开“高铁速度”。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聊邯长高铁建设,这条穿越“山东屋脊”的鲁中高铁值得期待。聊邯长高铁向东延伸,在山东被称作“鲁中通道”中“鲁中高铁”。《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要求,推动形成“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其中的“四横”中有一条西向出省通道即“鲁中通道”,“鲁中通道”中“鲁中高铁”的“西段”正是衔接聊邯长高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全区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未来道路上我们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将《决定》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谋划先人一步、创新快人一拍、举措高人一筹,以高铁速度融入高铁时代。”聊城高铁新区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郭志刚表示,下一步,高铁新区将以高铁思维拥抱高铁时代,在大局中找方位、在大势中谋未来,在融入重大战略中夯实区域崛起好基础,在深化动能转换中拓展产业转型好局面,在提振市场信心中巩固稳中提质好势头,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营造近悦远来好环境,在持续改善民生中绘就共同富裕好蓝图。
改革步入深水区,重点领域改革是关键。《决定》围绕“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集成改革,积极争取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善土地、能耗、环境指标等要素市级统筹机制,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精准度。全面推动国资国企集成改革,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创建AAA信用等级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激活要素保障的动力活力,前提是不断深化改革,让优质资源“活”起来,让市场主体“动”起来,让发展氛围“浓”起来。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断深化“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配置机制,全面提升要素保障能力,通过建立重点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台账,逐项梳理重点项目土地要素保障和规划审批服务情况,切实解决重点项目规划和用地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助力重点项目“加速跑”,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见效。
“全会作出的部署,对推进我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其超表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优化要素保障结构、提高要素供给效率、激发要素潜能活力,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全力服务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以高质效要素保障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攻坚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全市国资国企系统锚定做强做优做大总目标,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六大聚力攻坚突破行动”,全力以赴抓好企业重组整合、AAA级信用企业创建等事关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改革事项,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决定》把国企改革列为重要内容,作出系统安排、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贾连勇表示,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等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常态化政商对接机制,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动力活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
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提升‘通办、同办、快办、易办’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供给能力。”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无证明”政务服务的新模式,深化“证照合办”和“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忠诚担当、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努力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上冲在前、当先锋、做表率。”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贾鹏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