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聊城文艺院团改革好戏连台

本报讯 (记者 赵琦) 7月2日,记者从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我市聚焦人才培养,突出精品打造,精心组织活动,全市文艺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

我市坚持高位推进,深化国有院团改革,按照“每年打造2—3部精品小戏、两年创排1部大戏”目标要求,定期听取院团工作汇报,对院团创作进行督导。支持院团开展高水平演出交流活动,承办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等国内重大活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支持院团走出去,先后到日本、韩国等地开展交流演出活动,赴北京、西安等地参加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展演、“好客山东·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等活动,全市文化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作用日渐凸显。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人才是关键。面对文艺院团演职人员老龄化问题,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从编制、招录、培养等方面下大力气破解,打破“扎口管理”,协调编制部门,为3家市直院团核定编制58人,累计为市直院团招录专业艺术人才50名,演职人员平均年龄由50岁以上降至40岁以下。健全培养机制,发挥戏曲名家余热,聘请知名艺术家章兰等对青年演员进行传帮带,与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合作,对16名演员进行委托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储备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2023年,聊城市青年演员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4个,其中祝玉芹荣获“2023年第二届黄河流域演出季表演艺术传承英才”。

突破创作瓶颈,艺术创作成果丰硕。长期以来,制约聊城艺术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好的剧本。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与知名创作团队合作,有效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借力名家工作室,与刘桂成工作室合作,签约5名优秀编剧,先后创作大型剧目《铸魂》、小戏《心向蓝天》《上直播》《蔬菜浪漫曲》等6部作品。成立聊城市舞台艺术专家委员会,提前对选题、剧本进行论证,为剧目创排提供针对性指导,文艺作品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其中,山东梆子《承诺》获第十三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山东梆子小戏《蔬菜浪漫曲》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杂技《青春的旋律—钻圈》获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泰山文艺奖二等奖,现代京剧《心向蓝天》入选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展演,京剧《铸魂》入选2023年全省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杂技剧《强渡黄河》入选全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项目。

拓宽演出渠道,文艺演出繁荣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向市财政争取,购买市直院团“一村一年一场戏”的费用和场次,由210万元300场提升至360万元513场。延伸演出空间,举办全市民俗文化节、金秋音乐节、春节送戏进大集等大型文艺活动,承担友城来访、春节团拜会、市运动会、山东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等多项重要任务。引导国有文艺院团走出去、找市场,聊城市杂技团《杂技西游之闹天宫》纳入保利院线采购剧目,赴重庆、黑龙江、福建等地完成商业演出40余场。市梆子剧院、市京剧院常年在省内以及山西、河南等地组织商业演出。

全市文旅系统以铸魂攀峰为首要任务,以守正创新为基本遵循,以深化改革为引擎动力,以市场演出为中心环节,不断完善艺术创作引导机制,持续推进院团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多渠道、高品质展示平台,着力促进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贡献聊城力量。

2024-07-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3727.html 1 聊城文艺院团改革好戏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