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品种,轮作种植,固河镇——
蔬菜基地 四季“生金”
本报讯 (郭洪广) 初秋时节,万物丰茂。8月7日,走进高唐县固河镇李集村,道路两旁郁郁葱葱,远远就能望见村西蔬菜基地内数栋白色薄膜覆盖的拱棚。进入棚内,绿意盎然,一个个小灯笼似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散发着独特清香;半米长的豆角密密匝匝,长势旺盛……菜农们动作娴熟,采摘、分拣、包装、搬运,一气呵成,一派丰收景象。
“现在我们的蔬菜已经陆续成熟,每天有七八名工人采摘、搬运,一天能摘豆角400多斤、茄子500多斤、黄瓜600多斤、西红柿1500多斤。这几天还有两个棚的网纹瓜即将成熟上市,按当前行情又能收入4万多元,蔬菜只要到了成熟季节,就得集中人力抓紧采摘!”基地负责人李发庆说。为最大限度保障蔬菜的新鲜度,基地实现了当天采摘、当天送往相关商超和收购点。
“俺这4个拱棚主要采用‘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的轮作模式,冬季种植油菜、生菜、茴香苗等绿叶蔬菜,夏天主要种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韭菜等。为了保证每个品种的供应量,我们根据生长周期和市场的订单需求量安排种植。”李发庆介绍,基地采用不间断循环播种模式,采收完一批蔬菜,再推进下一个品种轮作种植,确保全年蔬菜种植不断档。
菜棚循环利用多元化种植不仅实现了增产增收,还方便了周边群众就近打工,让其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好多年了,我和姐妹们一直在这个基地干活,平时主要是育苗栽苗、浇水施肥、打叉吊蔓、采摘打包等,一年能挣2万多元,离家近既可以照看小孩,也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村民乔俊芳一边采摘蔬菜一边说。
李集村只是固河镇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实现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固河镇将棚室经济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扩大果蔬种植规模,并通过合理循环利用温室大棚、拱棚和土地,一年四季循环种植各类瓜果蔬菜,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一棚多收,增加了大棚经济效益,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让拱棚、蔬菜大棚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聚宝棚”。目前,全镇蔬菜大棚保有量达400余座、中小式拱棚800余座,种植有十几个瓜果蔬菜品种,通过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精准化培育的方式,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