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
筑牢电焊行业防火墙
本报讯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孟琳蕙 胥永进) 今年以来,为提升企业电气焊作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小作业酿成大事故,高新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手段,在全市率先推进为电气焊机“加芯赋码”,逐步实现对电气焊作业从作业人员、电气焊设备、作业流程全链条智能监管,为电气焊作业扎牢数字防火墙。
在山东易斯特工程工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高新区应急减灾技术人员正在对电焊设备硬件改造“加芯赋码”,在电焊机上加装智能物联网芯片,并赋予其专属的二维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为机器“上锁”。“只有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焊工,扫描电焊机上二维码,经过验证,实现‘人机’匹配后,才能开机作业,无证、假证人员无法开机,因此能够规避无证作业,对于我们管控电气焊作业非常有效。”该公司副总经理齐观岗介绍。
不仅如此,“加芯赋码”还接入全省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提高电气焊作业的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监管,推动电气焊作业从传统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监管系统可实现电气焊设备的实时定位、开关机控制、数据远程传输、预警信息推送等功能。焊工在进行了扫码作业后,我们的监控屏幕上就能出现设备、人员操作信息,对他们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应急减灾办科员杨帅告诉记者。
围绕“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目标,高新区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通部门壁垒,强化协同共治聚焦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从源头填补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空白区,靶向治理违规电气焊作业,有效防范违规电气焊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已为929台设备加上了芯片,并同步接入监管平台,为企业筑牢保护墙。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电气焊设备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依托平台实时监控全区电焊机使用情况,动态分析每日涉焊企业、持证焊工作业等信息,加大对无证电焊作业的查处力度,构建电气焊作业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高新区发展保障部应急减灾办主任王心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