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改革之力塑强干部能力作风
——三论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只有用改革的办法才能解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是一份“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宣言书,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只有坚定改革到底的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矢志不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干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坚力量,好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我市历来重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市委更是向全市广大干部发出“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的动员令,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绊脚石”“拦路虎”众多,要解决,没有一股劲不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气,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劲头,以改革之力塑强能力作风,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付诸行动。
要提振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改革面对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我们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勇于尝试改革新模式,以坚强的决心,破瓶颈、除积弊、去沉疴、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拓新局。要强化改革担当,增强主体意识、主角意识、主场意识,进一步强化“一把手抓改革”机制,增强示范带动效应。要抓好改革落实,强化改革督察,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效。
要练就堪当重任的真本领。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必须躬身实践、练就真本领。我们既要善于运用“望远镜”,以系统思维谋划长远发展,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又要善于运用“显微镜”,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要在勤于学习中增长本领,主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成为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要在一线淬炼中砥砺本领,通过驻点、上挂、下派等方式,在吃劲岗位经受历练、成长成才。要在争先创优中锻强本领,增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志气,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努力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形成更多走在全省前列的典型做法、工作成果。
要弘扬实干笃行的好作风。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对组织、对岗位怀有敬畏之心,努力把职责所在、分内之事办好、办圆满。要有真抓实干的素养,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要有马上就办的效率,对认准的事、作出的部署要紧抓快办,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协办的事合力办,雷厉风行、争分夺秒抓好落实。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盯着目标一抓到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新征程上,我们要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以优良作风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不竭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