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场馆成为共产党员受教育的精神家园

■ 朱成山

在新时代,怎样进一步建设和发挥好党性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馆的功能和作用,传承好红色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一个有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的课题。

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孔繁森同志家乡聊城建立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成为纪念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弘扬孔繁森精神的承载平台之一。该馆于1995年9月10日开馆,自2012年以来,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次,发挥了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聊城市委、市政府在孔繁森同志家乡——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进一步打造“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作为党性教育培训阵地。该基地自2021年启用以来,吸引了来自青海、西藏等地区以及全省组织系统、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民委系统,部分省直部门、单位、高校和金融系统、国企开展培训,累计开展227期,培训人数达2万余人次。

2021年9月,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正式成立,秘书处设立在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家单位积极响应加入,其中有112所高校马院、113家革命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也是成员单位之一。通过一校一馆、一校多馆、一馆多校合作模式,奋力推进馆校之间的跨界融合、联动发展和合作共赢,共下“一盘棋”,同打“组合拳”,用实干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为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资源,传承赓续好红色基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无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还是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都把传承和弘扬孔繁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手,通过制作“信仰之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讲座”课程,连续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云上思政课——百馆百校革命文物讲坛”,实地调研以及撰写专题论文等形式,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孔繁森精神的传承路径与实践模式,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孔繁森精神是孔繁森同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中,用血汗乃至生命逐步锤炼形成的。这种精神也必将激励着我们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作者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名誉馆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2024-09-1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7259.html 1 让红色场馆成为共产党员受教育的精神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