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市
挖掘优势资源 讲好特色故事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通讯员 赵芬) “子丹老师,你讲的运河文化这堂课,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建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要求融入课堂,并结合现实案例,给学员增添真切感,这样效果会更好。”10月8日,临清市委党校教师在集体备课磨课时,教师们纷纷发表意见建议,现场交流讨论气氛热烈。
这种场景,在临清市委党校已成为常态。只要有新课备出来,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全体教师都会共同试听,挖掘集体智慧,形成教学合力,通过一遍遍试讲交流、一遍遍打磨提升,把好课堂教学的“准入关”,努力打造高质量精品课程。
近年来,临清市委党校以全省党校内涵式建设为契机,以“名师培养工程”为抓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推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取得显著成效。临清市委党校把“堂堂都是精品课”作为目标,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和精品课制度,强化有组织的教学,通过反复打磨锤炼,锻造精品课程;以加强学科建设为出发点,聚焦重点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建、文史、社会学、法学5个学科专业小组,促进教师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今年,该校精心打磨的特色案例教学课程《推动运河文化“两创”赋能千年文脉资源——谱写文化“两创”的临清实践》纳入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案例库优秀案例。
临清市委党校围绕临清市重点工作,分批组织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带着课题去调研,融入群众找答案,切实提高教师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咨政建言能力,积极为临清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