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顺:运河文化的守望者

■ 本报记者 张洁

发起临清胡同游,为游客义务讲解名胜古迹和历史典故;将口述史料整理成文,助推临清运河文化传播;组建“党代表工作室+临清运河文化宣讲团”,用心服务群众——他,就是聊城市“两优一先”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发现榜样”人物刘英顺。

2007年,刘英顺以“临清公馆街老头”的网名,在贴吧上与网友们分享探寻老胡同的心得,并通过网络发帖组织临清胡同游。17年来,刘英顺已组织讲座、专场胡同游7600余场,开展“胡同游”网络直播,点击量达几十万人次。创建刘英顺党代表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室,组成“党代表工作室+临清运河文化”宣讲团,举办运河传统文化讲座百余场。

在刘英顺的努力下,一个个动人的胡同故事走出小巷,一则则有趣的历史典故走进人心,以特有的方式守护运河文脉、传承历史精神。为了讲好胡同故事,从1993年起,他走街串巷、敲门入户,采访收集大量鲜活的资料,花费20年心血辑成《临清胡同文化》一书,为研究、宣传临清运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刘英顺不仅宣传老胡同,还时刻关心着生活在老胡同的居民。他经常走街串巷,与胡同居民拉家常,讲解保护老胡同的重要意义,宣传科学防火、防雨、防电等知识。箍桶巷街下水道始修于1996年,已有20多年没有进行大的疏浚维修,污水外溢问题时有发生。刘英顺通过工作室协调市政等有关部门,经过多方努力,箍桶巷街道下水道得到了疏通维修。临清中洲古城老胡同里多是露天公厕,部分公厕卫生状况较差,刘英顺经过走访,调查研究,通过“四单制”,将这一问题提交到政府有关部门。目前,中洲古城老胡同里的公厕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

2024-10-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305.html 1 刘英顺:运河文化的守望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