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3月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o

讲好乡村振兴聊城故事

——访全国人大代表耿遵珠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今年我准备了4个建议,全都是关于农村发展的。”2月28日下午,记者在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见到全国人大代表、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时,他正在为村里蔬菜加工厂的建设忙前忙后。

在耿遵珠看来,耿店村这些年走的是“一亩园顶十亩田”的路子,村民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让“冬闲变冬忙,一年变两年”。如今,作为耿店新村党委书记,他有了更长远的规划——梳理、整合、盘活耿店新村下辖的11个自然村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性循环,力争在2030年前后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已经绘就,但仍有不少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农田内的旧坟严重影响耕作,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耿遵珠说,建议由多部门协同制定平整农田内旧坟的方案。一方面根据当地人口数量预留土地建造公墓,另一方面利用北斗导航系统为每一个旧坟定位,以户为单位发放坟墓定位图,为村民祭奠缅怀先人提供便利。在《关于农村通讯线缆设施治理的建议》中,耿遵珠着眼农村通讯线缆与低压线路未明显分离、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建议由电信、联通、移动、广电等部门联合规划,制定农村通讯线缆治理办法。

耿遵珠说,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新聊城”奋斗目标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心声,他要把这个美好愿景带到全国两会上,讲好乡村振兴路上的聊城故事。

2022-03-03 ——访全国人大代表耿遵珠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87.html 1 讲好乡村振兴聊城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