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发展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我市以深化改革驱动绿色转型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暮秋时节,东昌府区堂邑镇,4000余亩水库水面上,37万余块湛蓝色光伏板整齐铺设,蔚为壮观。作为国内第二大单体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国家能源聊城发电有限公司水库光伏发电站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提供2.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能源,节约标煤约6.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18.9万吨。

10月22日,好消息传来——2024山东百强企业名单出炉,茌平区信发集团上榜。在信发集团这个充满科技感的“绿色工厂”里,不见粉尘不见烟、工业固体废物变身环保建材,热电、电解铝、建材和生态农业等全产业链实现降碳减排。

加快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是要答好的“必答题”。近年来,茌平区大力推进重点企业装备升级、技术更新、能源替代,形成了能源、有色金属、化工、生态环保四大循环产业链条,年可综合利用工业固废1400余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

2022年,聊城市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试点,全市锚定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建设目标,高站位抓布局、高效能抓推进、高水平抓循环,“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聊城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聊城市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全市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制造业节能降碳水平不断提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喜欢在家附近的小公园里逛逛,既惬意又减压。”10月27日,在开发区知秋园,市民范晓芝说。近年来,聊城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带给居民满满的幸福感。

2020年以来,聊城市主城区连续4年实行秋冬季供暖期间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这是市委、市政府惠民服务、改善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鼓励引导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自驾车使用,降低燃油机动车污染。4年来,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政府拿补贴,市民享福利,从另一个角度上讲,这是一笔清楚的“环保账”——改善了空气质量,市民还享受到实惠。

一直以来,聊城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取得新突破,切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聊城,正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努力为全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更多聊城力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聊城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绿色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2024-10-29 ——我市以深化改革驱动绿色转型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9125.html 1 擦亮发展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