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
——一群爱心人士的公益路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3月2日上午,聊城市东昌府区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会长王静来到侯营镇张方什村,见到了41岁的李玉青,了解了她的家庭基本情况和帮扶需求。
“我们今年启动了‘向阳花开’——单亲家庭困境母亲支持计划,一对一帮扶单身困境母亲,建立互助小组,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困境。同时,对这些家庭的孩子实施亲子成长训练等帮扶。”王静表示。当天,她还走访了其他3名单亲母亲,下午回到办公室,把4个家庭的情况整理建档。
这是王静生活中很普通的一天。自从2010年加入协会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公益路上,就像一株蒲公英,带领协会400多名会员播撒着爱和希望的种子。
王静说,聊城市东昌府区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于2010年11月成立,是聊城第一个正式注册登记的社会公益组织。协会相继开展了“爱心妈妈小屋”公益助学、“栀子花开·护蕾行动”等公益项目,目前正在长期接受帮助的有近300人。12年来,协会的“育苗行动”“暖冬行动”已经形成了公益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多年来,王静和同事们用爱心和恒心帮助了很多孩子。郑家镇温集村14岁的小刚和12岁的小强(均为化名)两兄弟是不幸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原本很听话、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两兄弟,因沉迷手机,都不愿继续上学。王静知道后,定期家访,并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心理咨询、干预,还和志愿者一起结对,开展亲情陪伴。两兄弟的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走访中,该协会志愿者发现,一些脱贫户家庭的儿童缺少暖心的陪伴。于是,今年该协会启动了“希望在线”项目,通过“成长训练营”提升孩子们的信心,促进身心健康。
随着协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暖心故事和优秀志愿者。魏月海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2018年加入协会。她和堂邑镇的小博(化名)结成了帮扶对子。小博因家庭原因住在自己姨家。魏月海经常给他送衣服和学习用品,每隔一个月就会去看望他一次,周末利用微信询问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在魏月海的带动下,她全家都开始参加公益活动。
王静喜欢做社会调查,非常关注各类特殊群体。去年8月,她组织“爱心妈妈团”启动了“栀子花开·护蕾行动”,希望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增加对贫困单亲家庭女孩的关爱,为青春期的单亲家庭女孩提供生活、学习、生理用品援助。“我们的妈妈团有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每次活动都会为女孩们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王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