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

高效办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

本报讯 (记者 布双起) 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机制创新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高效办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为全力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建立“一个机制”,统筹联动强组织。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资规、行政审批、环保等26个市直部门,通过成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形成了项目服务推进的统筹联动机制,建立起“平时各司其职,战时集中攻坚”的“平战结合”工作思路。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实现了市县衔接,形成了“纵向分级办理、横向分类处置、线上发现问题、线下现场解决”的“扁平化指挥体系”。

搭建“一个平台”,数字赋能提速度。自2023年开始,我市开发建设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构建了“一张蓝图”“业务协同”和“项目管理”三大模块。“一张蓝图”模块,整合全市涉及空间的数据、政策,为项目选址提供精准可靠依据;“业务协同”模块,同级20余个部门在项目谋划阶段,可于3个工作日内对项目进行联合论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事项、要素进行预审批,形成“审批清单、要素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并在后期项目手续办理时作为审批依据;“项目管理”模块,与全市20余个审批系统实现对接,实现重点项目数字化管理。

出台“一套办法”,制度支撑优服务。印发《聊城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办法》,围绕项目怎么谋划、要素怎么保障、进度怎么推进、成绩怎么评价等方面,形成工作闭环,实现了从项目储备到落地开工到竣工投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印发《聊城市省市级重点项目服务专员管理评价办法》,全市共从镇街、县直部门等项目一线,确定了198个服务专员,每个县(市、区)都建立了一个重点项目进度台账,每个省市级重点项目都形成了一份推进档案,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

推动“四个转变”,改革攻坚促保障。在工作机制上,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变,形成了市县联动的“大指挥部”作战体系。今年,全市109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较去年提前3个月实现全部开工,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5.7%,较去年同期提高1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在项目谋划上,从各自为战向统筹联动转变。依托谋划储备新模式,项目成熟度大幅提高,今年全市已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34亿元,比2023年全年多72亿元,争取资金居全省前列。在手续办理上,从串联单行向并联共审转变。整合手续办理关键节点,手续完成率大幅提高。目前全市省级重点项目纳统率达97.2%,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在要素保障上,从分散供应向聚合保障转变。今年,全市成片开发方案平均批复时间比去年减少4个半月,已完成340个项目的环境要素保障,比去年同期增加50个。

2024-11-12 市发展改革委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9813.html 1 高效办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件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