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路街道:移风易俗扮靓美丽乡村
本报讯 (记者 马永伟 通讯员 汪寅辰 朱红光) “让我担心的‘婚闹现象’真的没有发生,整个婚礼过程非常热闹,也非常文明,和过去相比真是越变越好了。”11月14日,家住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古楼村的齐宁告诉记者。齐宁刚刚结婚,对于身边的文明现象深有感触。
古楼村是新华路街道的城中村,也是一个省级文明村,过去由于经济和文化落后,不管谁家有结婚的,都会有过头的“婚闹现象”。“不是给老公公抹一脸灰,就是给老婆婆戴上高帽子,或者抬着新娘蹲屁股,有时都把新娘蹲哭了,但是现在没有这些情况了。”古楼村妇女干部许凤娇介绍,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好的古楼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只要按移风易俗规定办理红白喜事,全部给予奖励,否则就要受到批评。
为使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尽快走上文明幸福之路,新华路街道坚持把移风易俗写进每一个村庄的村规民约。
“近几年,针对移风易俗,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建好基层文化活动阵地,二是建好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三是开展文明评选活动,这些措施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姚强介绍。
在文化阵地建设上,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村村响”工程、农家书屋均达到全覆盖;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送培训下乡实现常态化;还以临清历史上最繁荣的明清市井文化为背景,打造了集山水园林、景观建筑、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临清三和湿地文化产业园。在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上,每个村都配备一名文化干部,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打造富有各自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乡村文化品牌。同时,积极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五星级文明户”、“五个好”家庭成员、“临清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养的必由之路。我们开展各类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活动,就是让新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社会和谐文明不断攀新高,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