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犹在 精神长存
■ 郭月才
1975年,我有幸与孔繁森同志一起在聊城地委宣传部工作。他担任副部长一职,我负责面向台湾地区的宣传报道。在共事的日子里,孔繁森对我来说亦师亦友,他的楷模风范令我深深敬仰,他的谆谆教诲更是让我一生难忘。
工作良师,生活益友
在宣传部共事期间,我对孔繁森刻苦学习的印象尤为深刻。夜深人静时,他挑灯夜读;朝霞初绽时,仍在伏案疾书。我劝他要多注意身体,别透支了健康,他却坚定地说:“你看咱宣传部的同志好多都是大学生,而且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学历不高,必须刻苦学习才能赶上去。”他这种自我超越的意识和决心,令我深感敬佩。
在工作上,孔繁森展现出和蔼可亲亦不失威严的领导风范。他从不随意批评人,对下属总是悉心指导,倾力帮助。1975年,聊城地区对台宣传工作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后,我心里很着急。当时孔繁森正分管这项工作,他劝我少安毋躁,同时指出采写出色的稿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他强调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业务,提高工作质量。并鼓励我随时向他反映问题,共同解决。我很有感触,对他吐露心声:工作上不去的原因,一是各县的业务水平都比较低,另一个是我们对外地的情况不了解,大家需要走出去学一学。听到我反映的问题之后,孔繁森便安排我组织开展外出调研工作。他亲自带队,率领我们地委宣传部的两位同志以及各县的对台宣传工作人员,共同前往青岛、烟台、潍坊、济南等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市)进行业务学习。归来后,我们将外出调研学到的宝贵经验积极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聊城地区对台宣传工作因此迅速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效。仅用一年时间,我们就从落后地区转变为先进地区。1976年,在全省对台宣传工作总结会上,孔繁森作为代表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聊城地区此项工作的成功经验。
工作之余,孔繁森对待同志总是如春风般温暖。他乐于助人、古道热肠,同事的家属或是孩子生病了,他都会亲自上门探望,甚至帮助联系医院和医生。他的热情无私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孔繁森对我也很照顾,1987年,我到报社工作,当时居住的旧房子环境简陋,生活条件比较差,甚至连生活用水都时断时续。初来乍到,因尚未适应环境,我的心情一度陷入低谷。孔繁森得知后,曾多次跟我谈心,用温暖的话语宽慰我,并殷切地嘱咐我:“工作上一定要听领导的安排。”在一个飘雪的夜晚,时针已悄悄跳过了八点,忽然传来了敲门声。我疑惑地打开门,一看竟然是孔繁森,他的身影在雪夜中让我感觉格外温暖。他当时正担任莘县县委副书记,却专门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来找我。我问他怎么冒着大雪来了,他说:“哎呀,我一直想找时间来看看你,但又没空。今天晚上我没有事,就过来了。”那个雪夜,孔繁森对我的工作、生活都给予了诸多关心和帮助,他嘱咐我:“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咱都得好好工作,你好好工作就会有成绩,领导也一定会看得到。”这亲切的话语,我始终牢记,一直感念于心。
深入基层,心为群众
1975年,孔繁森同志带队到高唐县赵寨子公社驻村帮包农业学大寨运动。孔繁森是工作队队长,住在赵寨子公社。我作为工作队成员,住在赵寨子公社王辛庄村。当时王辛庄人口有一千一百多人,随着春天的到来,粮食供应变得紧张,群众面临吃不饱饭、生活极度困难的局面。孔繁森得知这一严峻情况后,立刻指示我们要密切关心群众生活,并及时给王辛庄争取到近五万斤的救济粮,帮助群众解决了缺粮的问题,让群众度过了春荒,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与温暖。王辛庄的老百姓很高兴,纷纷表示:“我们这里来了孔队长,给我们送来了粮食!”
孔繁森时常对我们讲:“要给群众办实事,抓农业生产要解决基本问题。”他经常跟工作队的同志们和村里群众共同劳动。我们也像普通社员一样,天刚蒙蒙亮就干活儿,口渴了就从机井里抽水喝。我怕孔繁森身体吃不消,便劝他:“工作队有伙房,咱回去喝点热水再来干活儿吧?”孔繁森看到村里的群众为了不耽误干活儿都不回家吃饭,便鼓励我:“咱为了喝水,放着活儿不干,来回跑不好。反正年轻,喝点机井抽上来的水也没啥问题!”在孔繁森的带动下,群众的生产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大家浑身是劲儿,积极投身到劳动生产中。经过一年的农业学大寨,王辛庄的粮食产量达到每亩四五百斤,这在1975年堪称佳绩。王辛庄的群众始终铭记着孔繁森为村子带来的改变和作出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孔繁森同志的怀念之情愈发深切。
三篇报道,浸满真情
孔繁森准备第二次进藏前,我曾多次劝说他考虑一下西藏的艰苦环境以及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毕竟已经去过一次西藏,这次并不是非去不可。但他总是对我讲:“我一定要去那里,帮助西藏发展。”离别的那天,我和其他干部一起列队欢送,流着眼泪送了他一程。夜里,我含泪写下了《男儿有志要远行》这篇稿子,第二天就发表在《聊城日报》的头版头条,这是我为他写的第一篇稿子。
1989年,孔繁森在西藏遭遇车祸造成眼疾,需要返回山东接受进一步治疗。我提出想对他进行采访,孔繁森却谦逊地表示:“我也没干出什么成绩,还是别写我了。”但我始终有心采访他,并多次提及此事,他推辞再三,最后妥协道:“这样吧,晚两天我到济南住院,你跟我一块去吧,采访的事到时候再说。”于是,那年冬天,我便和他一起去了济南。住院后他说:“你也别采访了,有什么咱们就聊什么吧。”跟他聊天,我深受触动。从他的话语中,我真切感受到西藏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他在那里工作的艰辛不易。他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让我敬佩不已。从济南回来后,我满怀感慨地写下了《情洒日光城》一文,详细介绍了孔繁森在拉萨的感人事迹。这篇文章发表在《聊城日报》的头版,这是我为他写的第二篇稿子。当时我就跟他开玩笑:“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给你写第三篇。今后其他同志免不了还得写你,我就不再写了。”然而,谁能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1994年11月,当我听到孔繁森遇难的消息时,内心仿佛遭受一记重锤。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一刻,思念与悲痛交织在一起。到了晚上,我还止不住地流眼泪,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朋友、好兄长、好榜样而深感惋惜。后来,聊城地委组织了一个采访写作组,包括我在内一共六人。我重点采访了孔繁森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服役时期的领导、同事和战友。这次采访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医院老领导和同事们纷纷讲述,孔繁森总是会把会议室整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他每天都会按时提水、扫地,确保环境的整洁与舒适。当时公务接待会准备水果、糖、烟和茶等,但孔繁森从来不动一点儿。我还采访了济南军区军事法院原院长马丛炘,他的爱人徐诚曾任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当时他已年近耄耋,聊起孔繁森时他潸然泪下,十分动情。他深情地回忆,孔繁森在这里工作时热情诚恳,对他们这些老领导关心备至。孔繁森同战友之间的感情也像兄弟一般深厚。战友们聚在一起时,只要聊起孔繁森在部队的点点滴滴,提及孔繁森对自己的帮助,就泣不成声,难过得吃不下饭。后来,我们精心撰写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这篇文章,文章长达3.5万字,并刊发在《聊城日报》上,占据近四个版面。这是我给孔繁森写的第三篇稿子。
孔繁森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将被人永远铭记。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热情为人,依然会被他先公后私的事迹所感动。作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始终将最重的砝码压在工作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