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张新闻照片背后的故事

■ 李洪峰

一直想把这个事写下来,但一直不敢提笔,因为我写的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写下来,或许有人不相信。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在场人的身份,原始呈现一个偶然。

那时我在部队,是一名战士,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服役。对,就是后来人们所知道的孔繁森带队到新疆塔城考察时,遭遇车祸的地方。

那条公路就在我们部队营房旁边,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有时是去清扫积雪,有时是去打扫卫生,有时是维修路基。那是经过我们部队驻地的公路,也是从奎屯经托里到塔城的唯一条柏油公路。在公路边上有一个饭店,叫“路得利”,是内地的一家人开的。

那天跟往常一样,我们训练结束后在营房休息,但不平常的是突然连队通知,迅速集合到团部,好像是献血的事。战友们二话不说,纷纷报名参加。我也报名了,因血型不符,所以没有献成。战友回来后,我问去给谁献血了。他们说,为地方的同志,听说是从西藏到塔城来考察工作的,就是今天在“路得利”饭店那条公路上出车祸那个,在托里县医院献的。

那天之后的一个周末,我和几个战友正在球场上打篮球,团部政治处通讯员拿着相机和一张报纸急匆匆找我,叫我和几个献过血的战友穿好衣服,整理好军容,摊开他给的一张《解放军报》学习。我一看,是学习一名地方干部的模范事迹。我问这个干部是谁。他说,上次我们去献血,就是献给这位地方领导。

“啊!他牺牲了吗?”当时我用了军人惯用的一个词——牺牲。后来的公开报道说,孔繁森因“车祸殉职”,那时才知他是西藏阿里的地委书记。

我们认真地学习了那篇报道,完全沉浸在他的事迹中,全然不知什么时候通讯员就拍了照。过了几天,他拿着一张地方报纸《塔城报》到连队找我,说我们学习孔繁森事迹的报道见报了。我接过报纸一看,是一则图片报道。上面配文写道:“图中这几位是塔城军分区所属托里某部战士。去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托里遇难时,他们曾积极地参加了抢救工作,并为同车的受伤者义务献血,现在他们又争相学习孔繁森模范事迹。”我把那张图片报道小心翼翼地剪下,粘贴在我剪贴本上。

后来,部队上下掀起了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的活动,我想当时地方上应该开展得更加热火朝天。那时没有网络,我们接收外界的信息多数靠报纸。

当全面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后,我被感动了。他是一名英雄,为了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他当过兵,两次进藏,原本是山东聊城的一名领导干部,志愿到西藏工作,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从内地到西藏,舍小家为大家去工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将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雪域高原,意味着照顾不了家人,意味着在中国传统的忠孝文化中,他从容决然地选择了前者。这要有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啊!这完全是置个人于身外、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放在内心的英雄人物。

当时从报纸上得知他有一个女儿在西南政法学院(现在叫西南政法大学)读书,我和几位战友还商议,准备筹钱供她上完大学,也算是为英雄的孔繁森做点什么。可后来没有付诸行动,原因是找不到联系方式,只是私下讨论,没有胆量跟部队干部说这事。

孔繁森牺牲时,刚好50岁。这是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这是个风华正茂的年龄。然而,他走了,留下了一身的感动,留下了一个供我们学习的楷模。

2024-11-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0239.html 1 一张新闻照片背后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