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莘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 (鞠圣娇)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我更加坚信,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是今年10月,莘县退休教师刘华清受邀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分享健康经验。他的经历,从侧面反映了莘县在完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面的工作成效。
围绕建设“健康莘县”目标,莘县坚持高位推动、宣传引领、社会参与、医防融合,将工作做实做细。莘县组建了“一组两网”工作体系,出台实施意见,由县健康教育所、县疾控中心、各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县镇村三级健康网络和由镇(街道)、学校、机关、企业组成的健康工作网络,全县24个镇街、爱卫会成员单位均成立爱国卫生组织,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健康教育是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的关键,考虑到群众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莘县不断拓宽健康教育渠道,让健康教育更加接地气。莘县从医疗机构抽调专业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41名专家,组建县级健康教育宣讲团队和健康科普专家库,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庄、家庭等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落实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利用卫生健康“三下乡”、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中医药文化夜市等时间节点组织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居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莘县还发挥新媒体优势,创建健康教育微矩阵,创办《健康莘县》专题栏目,利用县卫生健康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设了“中医养生”“宣传引领健康行”等专栏,让健康知识触手可及。在环境建设方面,莘县挖掘伊尹中医药文化资源,建设伊尹文化广场、主题酒店,举办伊尹文化美食节,打造伊尹中医药文化品牌。在医疗机构打造国医堂、中医文化长廊,立体展示中医药文化,在端午节向患者发放中药香囊,三伏天提供免费消暑祛湿伏茶。开展中医药文化走基层、进乡村,开展八段锦、五禽戏教学,持续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创建全方位立体化健康环境,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健康意识。莘县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开通群众投诉平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强化了群众和社会监督。同时,莘县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培育工程,让“健康”充满社会各个角落,共创建省级健康企业1家、市级健康细胞30家,另有县级“健康细胞”示范场所130家。莘县不断丰富健身设施,将“15分钟健康医疗服务圈”充分融入城市“15分钟生活圈”。
坚持医防融合,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莘县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增加健康设备、妇幼健康五个方面不断发力,不断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大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助力群众少得病、不得病。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莘县群众健康水平、健康素养不断提高,莘县医防融合典型案例被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评为“医防融合实践典型案例”,全社会关注健康、维护健康的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