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固河镇——

办好“关键小事” 巧解群众心事

本报讯 (记者 邹辉 通讯员 郭洪广) “看手机,再眨下眼睛……”12月2日,在高唐县固河镇侯桥村侯茂东老人家中,村干部正在细心指导老人完成养老认证工作。每年年末都是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高峰期,侯桥村“两委”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协助完成相关认证程序,确保行动不便的老人顺利领到养老金。

村干部入户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看似是“举手之劳”,但早已被固河镇定为“关键小事”。众所周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关键小事”成为基层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固河镇党委、政府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将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都定为“关键小事”,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强化问题导向,因事制宜、精准施策,坚决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持续为辖区群众的幸福“加码”。

“咱们村后街有一段路面坑洼不平,过往车辆很容易爆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11月初,固河镇刘菜园村村民刘京玉向村委会反映。村民有需求,党支部必须有行动。刘菜园村党支部高度重视,迅速将该问题纳入“关键小事”账单,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一场由党员带头、村民广泛参与的道路修复行动。拌料、铺设、平整……1个小时不到,原本凹凸不平的路面变得平整而整洁。“补的是路,凝聚的是人心。”刘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军颇为感慨地说。固河镇下足“脚下功夫”,把解决村民出行作为一项“关键小事”,对全镇村庄的未硬化胡同实施全覆盖整修,着力守护百姓“脚下安全”。截至目前,固河镇已对全镇75个村庄的1340条小胡同实施了路面硬化,让原本坑洼不平的小胡同变成了平坦洁净的幸福路。

冬季虽不是施工的最佳时间,但在太和村有一件“关键小事”——预制板桥翻修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桩基、墩身、盖梁……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听说桥梁年底即可建成通车,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到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太和村党支部书记王吉星介绍,这座正在翻修的生产桥是村民外出的主要通道,建成后承载能力变强,可以通行吨位更大的车辆,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种植户蔬菜外运的难题。

小事纾民困,实事解民忧。如今,在固河镇,“我为群众办实事”这句口号,早已融入镇村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为解决群众“夜里黑、出行难”的问题,固河镇实施路灯安装工程,全镇75个村已实现路灯安装全覆盖。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亮起,发出明亮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幸福路”,更温暖了村民的心。能在家门口方便就医,这是每一位村民的心愿。固河镇发挥中医药特色品牌作用,加快建设村公办卫生室,邀请专家定期开展特色中医义务诊疗,为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等便捷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幸福食堂,点亮幸福“食光”。固河镇在侯桥村、巩庄村等村庄建设幸福食堂,创新“配餐中心+老年助餐点”服务模式,持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努力扩大“一刻钟”助餐服务圈。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表示,固河镇将继续坚守为民情怀,聚焦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凝心聚力办实事,俯首为民增福祉,书写更高质量的民生答卷。

2024-12-05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固河镇——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0978.html 1 办好“关键小事” 巧解群众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