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临清市新华路街道——
让服务站成为退役军人温暖的“家”
本报讯 (记者 吕晓磊 通讯员 朱红光) “这7000多元的救助,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12月1日,拿到救助金的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华润社区什方院村退役军人李颖康激动地说。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李颖康的家庭经济陷入困难,甚至一度准备放弃治疗,新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7097元救助金落实到位。
为了更好地服务退役军人,新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研发建立了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撒网式走访,兜底式录入,使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新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是大网格,社区、行政村服务站为中网格,中网格下面有611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内有1到2个网格员,网格员由街道工作人员和网格党支部人员担任,开展服务工作,把辖区内6063位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精准定位在每个微网格内,努力实现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新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德勇说。
据了解,信息平台启用以来,已为辖区内退役军人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的问题。比如,有88位下岗退役军人申请公益岗,服务站根据上级要求,通过信息平台查看了他们的基本信息,走访入户核实相关资料、整理档案、上报市退役军人局,最终解决了56人公益性岗位。同时,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发现患有重大疾病、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19人次,核实后,共发放困难帮扶基金20余万元。
“最基础的就是走访,最关键的就是落实。”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分管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华文说,“为做好高质量服务,我们采取了常态化走访的办法,提前发现问题,精准掌握退役军人的所思所盼,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通过数据精准化,提升了服务质量,实现智慧化、精细化、高效化。”
“信息平台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我们将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注重增效提能,做到退役军人在哪里,服务工作就做到哪里,实现精准服务,让服务站成为退役军人温暖的‘家’。”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