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繁花竞放满园春

——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重点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与人民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近年来,聊城市文联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以守正创新、自信自强的昂扬姿态,写下了我市文艺事业繁花竞放、蓬勃向上的生动景象。

聚焦创作,精品力作竞相涌现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水城文艺高峰计划”,不断健全完善激励扶持机制,加大对优秀文艺作品的扶持力度,对《暗纹》等9部文学作品的出版给予资金扶持。组织重大主题创作工程,长篇儿童文学《大运水生》、杂技剧《挺进·渡黄河》入选“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首批项目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涌现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我市共出版长篇小说《大河》三部曲、《春庄告急》,艺术理论专著《山东快书发展史考论》,长篇报告文学《大爱传奇:孔繁森》,散文集《暗纹》等30余部。

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摄影、民间文艺、文艺评论、杂技、电影等各个艺术门类百花竞艳,入围省级及以上展演、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的作品共计640余件,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有200余人,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有1300余人,全市文艺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电影《回西藏》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书法作品《题鱼山陈思王曹子建碑》入选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美术作品《浴尘》《曦·前行》分别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山东梆子《承诺》、杂技《青春的旋律——钻圈》、中篇小说《蹼足》等作品荣获“泰山文艺奖”;在第十三届“泰山文艺奖”评选中,我市7件作品获奖,数量居全省第3位。

各项文艺作品频频折桂,有力提升了聊城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

创新机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培英育才是文艺之树枝繁叶茂的根本所在。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是聊城文艺事业的“百年大计”,聊城市文联加强对青年文艺人才和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领,更加积极地发现和扶持文艺新人,着力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梯次衔接的文艺人才队伍。

培养领军人才,提升文艺“聊”军在全国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聊城签约文艺创作员制度等带动激励作用,实施文艺拔尖人才培养推介工程,形成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工作长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文艺领军人才。五年来,聘任第四、第五批“聊城市签约文艺创作员”124人,对签约文艺创作员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在国内有重大反响和影响的重点作品进行精准扶持。

培育青年文艺人才,储备生力军。聊城市二次文代会之后,市文联积极组织全市文联系统干部职工、骨干文艺家400余人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省文联、省作协以及各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培训班、研修班;积极搭建平台,大力提升创作交流和宣传能力,组织举办了山东省摄协第三期“青未了”青年摄影人才高研班、聊城市文学创作座谈会、聊城市文联文艺骨干培训班等活动;积极推动“文艺之家”平台建设,打造了书画创作室、多功能会议室等活动场地,组织举办了苦禅先生之孙李明先生访谈、廉洁文化主题创作交流会等活动,为全市文艺工作者搭建了温馨和谐之家。以留待、张小泱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作家脱颖而出,成为省作协签约作家。去年9月,张小泱还参加了全国第九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这是我市作家首次参加全国青创会。

同时,建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精心打造“聊城文艺大讲堂”,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先后走进学校、医院、企业、军营、社区、乡村等生产生活一线,以中青年文艺骨干、新文艺群体、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和基层群众为重点开展培训,目前已举办201期,受众5万人次,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规模庞大、扎根基层的“带不走的文艺队伍”。

文艺惠民,志愿服务一路高歌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

11月22日,在莘县尚都社区,一场文艺志愿者演出正在举行,相声、戏曲、歌舞等各类节目精彩纷呈;在不远处,腔调悠扬、韵味十足的戏曲声不时传出,来自济宁的国家一级演员杜玉珍来到尚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强基工程——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结对帮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结对子、种文化,现场传授戏曲唱腔基础知识和舞台表演技巧。

到人民中去。近年来,我市持续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坚持“群众点单、文联派单、文艺家接单、受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建立起“文艺志愿、文艺采风、文艺创作、文艺惠民、人才培养”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以莘县为试点,采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持续打造“一个剧场唱全县”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已建立“强基工程”省市县三级结对共建点(联系点)67个,建成县乡村三级文艺志愿者剧场175个,设立文艺志愿者活动室922处,全方位搭建起“强基工程”一线舞台。这一项目荣获山东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莘县作为全国唯一市县级代表,在中国文联、中央文明办举办的“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聊城文艺志愿服务典型在全国得到深入推广。

把握时代主题,唱响时代强音。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市文联各文艺家协会纷纷开展大型系列主题文艺活动、打响“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品牌、打造聊城文艺品牌。

——山东省农民戏剧展演月、“蔬乡墨韵”首届蔬菜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暨第四届山东省“寻找美术符号 助力乡村振兴”、第五届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走文化廊道 看山东发展”全省作家主题文学创作活动、“百花放映·情系山东”千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暨“与人民同行”2024山东省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等重要文艺活动纷纷花落聊城;

——“百县千村书法惠民”“两河明珠 文润水城”“曲韵聊城 艺为人民”“一个剧场唱全县”等文艺志愿服务品牌迅速崛起;

——“村歌嘹亮”“黄河大集”“民间文艺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等一批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156支队伍、9000多名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展演、慰问演出、文艺培训、展览交流等文艺惠民活动9700余场次,惠及基层群众近120万人次,把高品质的文艺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文艺工作者正豪情满怀,用精品力作记录伟大时代,放歌出彩新聊城。

2024-12-16 ——聊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重点工作综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752.html 1 繁花竞放满园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