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金企携手 共赴发展之约
——“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聊城现场推进会暨政金企合作对接会侧记
■ 本报记者 尹腾淑
本报通讯员 石兵
仲冬时节,寒气袭人,市委党校(聊城行政学院)的教学楼里却一片火热。12月11日—12日,“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聊城现场推进会暨政金企合作对接会在这里召开。
汇聚金融力量,助力水城发展。来自省市相关部门、银行、证券机构、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解读政策、探寻机遇、展望未来、共话发展,引导更多“源头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与地方、企业互利互惠、共荣共赢,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金融力量。
这里,有鼓舞人心的好政策。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在此次大会的配套活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培训会上,省委金融办邀请省级金融机构的专家,向各类融资主体进行政策解读。
来自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的周文静为参会人员介绍了信贷政策及相关经验做法;来自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的王丽杰围绕科技金融向参会人员分享了特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
“这次培训的针对性非常强,交通银行关于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的介绍,正适合我们这些科创型中小企业。”山东冠县光大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凤春告诉记者。培训会上丰富的融资信息,不仅让企业对当前的金融政策和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交流中,我感受到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担当。他们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听了银行机构相关负责人的精彩解读,省委金融办金融二处处长刘晓峰提出,“对手续不完备的项目,要全力帮助完善项目手续;对小微企业,要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增信作用;对城投(融资平台)公司,要帮助补充现金流;对房地产企业,要用好融资协调机制,纳入白名单给予资金支持。各级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要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三应三尽’工作机制落到实处。”
这里,有真诚务实的沟通平台。
“我们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想申请贷款200万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是我们提前准备好的项目资料,麻烦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企业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银行的解答也有条不紊。对接会气氛热烈,交流融洽。会上,我市按照“三应三尽”机制要求,重点推介具有信贷融资需求的项目258个,拟发行债项目15个。
金融向下扎根,产业向上生长,方能感受到金融的温度与速度。与以往不同,省级银行机构的信贷审批负责人在会场现场办公,直面企业,集中审核贷款资料,反馈初步意见,并给予指导,真正实现了金融服务“零距离”;省委金融办、市财政局派人全程驻点服务,为银企沟通交流保驾护航。
真诚务实的交流,带来的是携手促发展的愿景与希望。
“政金企合作对接会为项目融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我们要抓住机会,全力推进项目进展。”山东国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孔祥伟告诉记者。会上,银企之间深入对接交流,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融资难题,为重点项目建设注入金融新动能。
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生产企业,目前,山东国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订单不断增加,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相关负责人刘辉手持项目资料,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工作人员对接后感慨地说:“通过这次对接合作,感受到金融服务的力度与温度,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我们将继续做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努力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企业融资需求旺盛、金融机构发力精准、政府支持倾心倾力,三方合力汇聚成一股强大动力,涌向装备制造、绿色智造、新材料等领域,为推动聊城经济高质量发展“输血造氧”。
架好平台、搭好舞台,政金企合作才能好戏连台。此次大会紧凑高效,凝聚起政银企各方同心同向同行、共鸣共兴共赢的信心与决心。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聊城必将形成政府有为、金融有力、市场有效、企业受益、多方共赢的政银企合作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