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
特色水产养殖再添“新动能”
本报讯 (夏旭光 李子豪) 1月7日,记者了解到,我市在持续巩固提升高唐锦鲤、东阿黄河鲤鱼、加州鲈鱼“三大特色渔业”品牌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发展,多轮驱动,不断培植“南鱼北养”“海虾淡养”、设施渔业等特色水产养殖“新动能”。
“南鱼北养”强产业。罗非鱼是南方常见的养殖鱼类之一,具有易于饲养、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经济价值较高等优势。我市通过“循环水”水质优化模式调控溶解氧、水温、pH值等影响鱼生长和品质的环境因素,成功将其发展成聊城新的特色渔业品种。作为聊城探索引进罗非鱼养殖的主要企业,东昌府区龙兴雨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一年四季都有罗非鱼上市,年销售商品鱼300万公斤,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参与,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左右。
“海虾淡养”增效益。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短、适应性较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是当前热门的养殖项目。我市积极改造提升低洼盐碱地、乡村废旧坑塘等闲置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养殖效益和生态收益提升等多赢态势。
设施渔业拓空间。聊城市地处北方内陆,渔业发展空间受限因素较多,为切实破解内陆渔业发展瓶颈,我市将发展设施渔业作为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走出了一条现代设施渔业发展之路。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34万平方米、陆基圆池1033个、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槽40条,设施养殖水体超过90万立方米,打造了信发农业、泰丰鸿基、高唐盛和等现代化水产养殖企业,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渔业产业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