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剪纸迎新春
■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洁
本报通讯员 闵庆才 郭龙君
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一个充满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的地方。近年来,当地深挖“非遗+传统文化”底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技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绘就文化振兴新篇章。
新年伊始,1月14日,记者走进梁颖剪纸工作室,就被她为蛇年新创作的剪纸作品《蛇戏蛙》所吸引。俗语称“蛇戏蛙,辈辈发”,寓意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大吉大利。“这一条小蛇盘旋蜿蜒而来,这个是一只金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蛙,中间位置我们运用了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合体字,叫招财进宝。春节到来之际,祝福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聊城剪纸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梁颖介绍。
梁颖以精湛的剪纸技艺赢得广泛赞誉。自2015年起,她便致力于聊城剪纸艺术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走访调研大量民间剪纸艺人,调研民俗民风,创作出众多优秀的剪纸作品。作品《生生不息》荣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民间文艺类三等奖,展现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孔子问礼》还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展台。
“作为聊城剪纸艺术的一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我们当以德艺双馨为立身之本和奋斗目标,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精品佳作,回馈社会、回馈时代。同时,我们也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说集体学习、田野走访调研、参加各种展览赛事等,让更多人重新认识我们的非遗,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梁颖说。
近年来,斗虎屯镇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通过举办非遗剪纸培训、手工艺品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和比赛,积极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传承千层豆腐、米四熏鸡、高家熟食、绿豆粉皮等非遗美食,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合作社办电商开展直播的形式,不断提升文旅产品的附加值,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增收。
“我们将继续深挖文化底蕴、传承传统文化,不断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体系,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更多力量。”斗虎屯镇镇长刘雨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