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迎“春”起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任倩倩

“进了腊月门,就得赶年集准备年货了,现在大集上各种年货应有尽有,还能看到舞龙表演,真是太好了,希望以后多举办这类活动。”1月12日,茌平区杨官屯乡潘东网格村村民吴焕成说。

年味渐浓,这段时间,杨官屯乡的大集上总会有舞龙表演。队员身着盛装,锣鼓声中脚步轻盈欢快,摆出的各种造型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舞龙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大家欢迎,我们村的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丰富了周边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让这支队伍壮大起来,为村民送去更多欢乐。”郎庄网格村党支部书记郎学文说。

一堂堂妙趣横生的理论宣讲、一项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场场如火如荼的志愿活动……杨官屯乡坚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杨官屯乡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目标,始终将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强化阵地统筹、资源共享。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杨官屯乡聚焦理论宣讲、健康知识普及、移风易俗、文艺文化服务等领域,打造“文润悦‘杨’”“微笑夕阳”等品牌服务项目,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惠活动400余场。

杨官屯乡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服务内容,将传统节日与各类文化活动作为提升群众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梦想大舞台”、“蒲公英的旅行”志愿行、“运河大集”、一年一村一场戏、村晚等丰富多彩的才艺展演活动,动员辖区近千名群众参与展演。围绕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杨官屯乡推出“我们的节日”特色项目活动10余场,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学雷锋行动”“网络文明周”“义诊日”“宪法日”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此外,杨官屯乡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该乡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发挥村委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做好事前引导;创编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并推荐参加群众性小戏小剧展演,结合“赶大集”“一年一村一场戏”“豫剧下村”等活动进行宣传宣讲,累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等宣传单页800余份;组织辖区各党支部开展“党员干部做表率、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党日活动,700多名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为群众树立榜样和标杆。

在新的一年,杨官屯乡将继续锚定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服务惠民、文明培育等,以文明素养提升辖区品质,以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

2025-01-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3866.html 1 志愿服务迎“春”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