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年味儿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这首童谣响起,宛如春节的序曲,悄然奏响了年的前奏。这是独属于北方年的开篇号角。可今年,我怀揣着对不同年味儿的期待,随家人奔赴南京,开启一场跨地域的年味探寻之旅。
刚踏入南京,我便看到路边的连翘已泛鹅黄,桃花正含苞欲放,它们犹如春天的小精灵一般,迎接我的到来。沐浴在“吹面不寒”的春风里,我走进了“秦淮河夫子庙风光带”,扑面而来的是另一番年味景象:花灯绚烂夺目,宛如繁星落入人间;鸭血粉丝汤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梅花糕色泽诱人,软糯香甜……每一处都是南京独有的烟火味道。
泛舟秦淮河,我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灯影摇曳中的秦淮河,好像诉说着六朝的繁华、明清的鼎盛、近代的变迁。桥上游人络绎不绝,桥下车水马龙,整个金陵城都是灯火璀璨,空气中弥漫着喜庆和期盼的气息,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我仿佛看见千年前的古代文人墨客们,身着长衫,漫步桥上,或把酒言欢,或吟诗作对。我又走进乌衣巷,看到熙熙攘攘的游客,感受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的沧桑巨变与文化的不朽传承。
走进中山陵,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对伟人的缅怀,更是新年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庄重与欢乐并存,传统与现代交融,这便是中山陵独有的年味儿,它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到访者的心中。
走进夫子庙,人们虔诚地祈福许愿,在许愿牌上写下心愿,挂在枝头,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遂。此时,我感受到南京年味儿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历久弥新。
从聊城到南京,无论是老家的水饺、枣馍,还是南京的花灯、小吃,它们都是新年的独特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这一趟寻味之旅,让我明白,年味儿或许会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但那份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情感,始终如一。
(作者:聊城颐中外国语中学 薛志恒 指导教师:邢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