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全力筑牢食药安全屏障
1366家食品生产企业接受“体检”
本报讯 (记者 曹天伟) 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去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模式,把日常执法检查与智慧化、数字化监管相结合,构建起全覆盖、无死角、立体式的食品药品安全防护屏障。
我市开展了食品企业“三标”、食品企业风险排查、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推进追溯体系建设、企业产品验证检验、规范标签标识、推行食品安全公开承诺、开展监督抽考等八项行动,对1366家食品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检查。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达到100%。在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方面,全面推行“驻场监管、快检+互联网、定量抽检、扫码追溯、半年检查”的质量安全监管五项制度,聊城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提升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126件,货值190余万元,罚没1314万余元。
为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智慧化水平,我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建设,按照“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平台、三个端口”模式建设市场监管智慧共治系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双提升。目前,该系统已实现和山东省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食安聊城智慧监管平台的对接与功能融合,将全市约67万户市场主体纳入。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数字化台账管理,健全食品追溯体系。目前,4家中央厨房、13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90家养老机构及1256家学校的食堂已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建立药品监管县级网格40个、乡级网格167个,全市7325家药品零售和使用企业全部纳入网格监管,确保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风险在网格内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