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棚多种 四季丰收
■ 文/图 本报记者 苑莘
过去的这个春节,莘县燕店镇麻寨村春雨合作社理事长张文亭非常欣喜:他大力推广的羊肚菌让乡亲们发了财。
“种植羊肚菌,一亩地可以卖四五万元,还不耽误种植香瓜和秋季黄瓜,而且在种植过程中很省心,种植技术成熟、种植门槛低,只要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就行了。羊肚菌的成功种植实现了瓜、菜、菌一年三茬轮作、四季丰收,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3月9日,张文亭介绍,在他的努力下,周边村已经种植羊肚菌近700亩,预计明年春节前后可以发展到四五千亩。
张文亭发展羊肚菌产业,不仅让身边的乡亲们发了财,还引起了农业农村部门的注意。据莘县农业农村局的调查,春节前后上市的羊肚菌不仅产量可观,而且价格“丰满”,“每公斤价格在150元以上”。调查报告中说,“我县羊肚菌从小面积试种到规模生产,短时间内发展到全国领先水平,得到了省内外食用菌专家的好评。”
羊肚菌产业在燕店镇的快速铺开,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作为中国香瓜第一镇,燕店镇群众种植大棚多采取一年两茬的种植模式,一般是黄瓜和香瓜间作,中间有段“空档期”。为此,燕店镇党委政府在广泛考察后,积极推广羊肚菌种植,为大棚种植填补了“空档期”。由于食用菌种植需要进行粪肥发酵、腐熟等工序,这不仅为大棚补充了地力,还能避免因长年种植果蔬而产生土壤板结现象。
推广之余,燕店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在实现了大棚瓜、菜、菌一年三收的同时,让燕店羊肚菌顺利销往北上广等城市。
这是燕店镇聚焦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特色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过去一段时间,该镇立足主导产业,积极拓宽群众增收路径。目前,该镇集肉鸽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燕店烧鸽”已初具规模,于林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发展模式已初显成效,推广瓜、菜、菌轮作模式的麻寨村羊肚菌产业生态园正在加快建设。
除了发展羊肚菌“养地”,燕店镇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大招”。3月4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专家对接会在燕店镇召开,固态胺捕集二氧化碳再利用项目有望与燕店镇的众多大棚“联姻”。莘县化工园区筹备新上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将为燕店镇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二氧化碳气肥。莘县工信局干部江邵华介绍,二氧化碳应用于设施农业,能有效提高香瓜、樱桃、西红柿等瓜果蔬菜的光合速率和产量,连续使用10至15周,可使瓜果增产30%以上,亩产效益可增加近10000元。
一个个喜讯坚定了燕店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决心。该镇将继续通过抓点示范、政策保障、科技带动,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产业发展路径,优化产业布局,走出一条符合燕店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