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

——高唐县“1+4+N”关爱服务模式呵护困境儿童

■ 本报记者 刘庆功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面,提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记者2月27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4年以来,高唐县创新实施“1+4+N”关爱服务模式,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助力他们在成长的旅程中稳步前行。

“1”代表一个坚实的基础——以全县未保机构全覆盖及深入融合利用为依托,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机构的作用。高唐县建立了“一站式”儿童保护服务平台,将各部门的资源紧紧凝聚在一起。县妇联组织家庭监护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宣传科学育儿理念;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协助,对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的家庭进行走访和干预;各类慈善公益组织组织志愿者开展陪伴儿童、义务家教等志愿服务活动;爱心企业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参与儿童保护项目的策划与实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保护,困境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是以爱心小屋、社工、家庭、教育为支撑,为未成年人提供关爱服务。

高唐县各镇街选报30名品学兼优的孩子,并为他们开展慈善爱心小屋筑梦工程。

社工针对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专属成长计划,从学业规划、职业引导到人生目标的树立,全方位助力儿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同时,社工进行系统筛查,为4类群体(孤儿、重点困境、事实无人抚养、留守儿童)共计365名孩子开展心理疏导、精准帮扶等个性化关爱服务活动。

提高儿童主任业务能力,压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依托社区、村居开展专项法治讲座,引导家长依法合理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对全县12名儿童督导员、781名村(居)儿童主任进行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基本权益。

为孤困儿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减轻其家庭负担。面对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制定个性化互动方案,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正常的教育生活氛围。

“N”是以冬夏令营、暑期研学、法治及安全教育等活动为载体,拓展孩子视野、增长知识,提升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2024年,高唐县积极整合资源,汇聚关爱力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4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参加“情暖童心 爱伴童行”走进自然活动;带领26名孩子走进聊城大学,开展研学游过“六一”;安排27名孩子参与“文化繁星 筑梦童程” 研学,参观山东省文化馆、济南市博物馆;组织20名困境(留守)儿童参加暑期成长拓展夏令营;举办“情满画乡・守护心灵”青少年心理关爱活动;带领30名孩子开展“爱‘童’行,探泉城,同心护成长”研学,游览大明湖和老舍纪念馆。这些活动给困境儿童创造了丰富的学习与体验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如今,在“1+4+N”关爱服务模式的呵护下,高唐县的困境儿童正在茁壮成长,而这一创新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2025-02-28 ——高唐县“1+4+N”关爱服务模式呵护困境儿童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5599.html 1 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