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洼村里议“巷长”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王成喜

人勤春来早,满园花草香。3月14日一早,莘县莘州街道张洼村村口,传来笑声一片,几位村民正在路旁修剪绿化树,他们边干边聊。

“村里干净了,杂物不见了,俺们的心情也变好了。”村民朱松芝高兴地说。眼前的张洼村房屋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胡同绿树成荫。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提升得益于莘州街道推行的“巷长”制。

啥是“巷长”制?该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张永国给出答案:“‘巷长’制是街道从2020年开始推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法,每个村每一条巷子推选一名‘巷长’,负责管理巷子两侧的环境卫生。”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在推行“巷长”制的过程中,莘州街道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谁来当“巷长”,谁来管“巷长”。

谁来当“巷长”?群众说了算。村党支部广泛征求每条胡同村民的意见,群众一起议一议,谁的责任心强、能力强,谁愿意帮村里干点事就让谁来当。

谁来管“巷长”?靠的是制度。街道每月组织环卫所和社区同志到各个胡同进行观摩检查,现场打分。成绩好的优秀“巷长”得到的奖励包括生活用品等实物奖品和大会上的表彰。“奖励不在大小,关键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刚刚获评莘州街道季度优秀“巷长”的刘贵朝说。

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关键靠的是群众参与。莘州街道推行的“巷长”制细化了基层治理的“单元格”。在“巷长”制的助力下,莘州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街道多次作为先进典型被上级表彰。

“巷长”制的成功,启迪了莘州街道办事处基层治理的新思路。前不久,该办事处又给“巷长”们压了新担子,民事纠纷调解、政策宣传、胡同治安都成了他们工作的内容,“巷长”们更加忙活了。

2022-03-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23.html 1 张洼村里议“巷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