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心”网络 共筑“新”防线

——莘县精神卫生的基层实践与全域服务探索

■ 刘庆功

“《中学生的困惑》,好似为家长打开了一扇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窗,让我们做家长的一下就明白了孩子的烦恼,也引发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3月12日,一位家长表达了在观看完心理健康情景剧《中学生的困惑》后的感慨。

这部由莘县卫生健康系统职工自编自导的情景剧,不仅在各学校家长会播放,还被《健康中国》平台采用,收获了广泛好评,成为莘县精神卫生工作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

作为人口大县,莘县始终将精神卫生服务视为民生福祉的“隐形堡垒”、社会和谐的“温度标尺”。近年来,莘县卫生健康局以“预防端口前移、服务链条延伸、资源网络下沉”为核心理念,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科技赋能”的四维工作体系,初步实现了从“被动干预”到“主动关怀”、从“单一诊疗”到“全域健康”的转变。

三力齐发强基固本

筑牢服务管理硬支撑

莘县卫生健康局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2024年,莘县卫生健康局强化部门协同,联合政法委、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精神卫生工作联席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管理格局。举办全县精神卫生工作视频培训班,覆盖24个镇(街),培训精防人员2000余人,夯实了基层基础,全面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该县实现闭环管理,全县纳入系统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769名,实现非在管患者清零,在管患者5272例,规范管理率、规律服药率等关键指标均达100%,织密了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数据+档案”双轮驱动

打造精细管理新引擎

莘县以数据质控和档案管理为抓手,推动精神卫生工作规范化、精细化。该县创新数据管理模式,推行“日浏览、周统计、月通报”机制,确保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准确、更新及时,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规范档案管理体系,为精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8月,统一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模板,建立12本档案,包括在册患者台账、以奖代补人员台账等,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动态化。

“心育+科普”双线并进

开创心理健康新局面

莘县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同样成绩亮眼。组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增设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累计为1495名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惠及1210名学生参与心理课堂活动。创新科普形式,在县卫健局短视频平台开设“守护心健康、与你有约”专栏,发布心理健康短视频15期,点击量超万人次;自编自导心理健康情景剧《中学生的困惑》,在家长会播放并获《健康中国》平台采用,赢得广泛好评。深化合作共建,与市第四人民医院签订精神卫生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为心理健康服务注入新动能。

“督导+考核”双向发力

激发工作落实新动能

莘县以督导考核为抓手,推动精神卫生工作提质增效。强化督导整改,开展5轮精神卫生工作业务督导,发现问题即时整改,并对11家滞后医疗机构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清零、工作提效。创新质控模式,举办全县精神卫生数据集中质控会议,通过现场交流、交换对查、抽调复核等方式,推动资料提档升级,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注重结果运用,将督导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挂钩,激发各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推动全县精神卫生工作均衡发展、整体提升。

莘县卫生健康局以“织密‘心’”网络 共筑‘新’防线”为目标,通过强化服务能力、创新管理模式、拓展心理健康服务、深化督导考核,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县人民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025-03-14 ——莘县精神卫生的基层实践与全域服务探索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312.html 1 织密“心”网络 共筑“新”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