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市构建科学立法新格局

本报讯 (记者 薛蓓蓓) “为适应新发展阶段制度完善的要求,我们编制了市政府2022—2026年立法规划和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的草案。”3月8日,市司法局局长商光胜说。为充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我市坚持强基固本,问计于民,多措并举构建科学立法新格局。

2021年,市司法局报市委常委会审定了2021年市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和两部政府规章。向市人大提交《聊城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改决定》《聊城市献血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议案,出台《聊城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聊城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后监管暂行办法》两部政府规章。同时做好报备评估清理,我市政府规章报备率和报备及时率均为百分之百,依法立法取得新成效。

坚持科学立法,规范工作流程,我市编印《聊城市政府立法工作指导手册》,提高立法畅通性,为地方立法工作参与主体提供全方位指导;打造立法智库,建立5个政府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聘任立法专家20名,有效整合地方立法资源,弥补立法人才、理论、经验短板;举办市法律顾问暨政府立法专题培训班,提升立法人员专业知识素养。

坚持问计于民,创新模式,我市民主立法形成新常态。依托门户网站,搭建线上立法征集意见平台,开通“立法意见征集通知”“正在征集意见的草案”“立法意见征集情况说明”三个栏目,在微信公众号搭载链接,方便公众参与。我市发挥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在政府立法审查过程中到各联系点开展走访、座谈等活动,广泛征集社会各阶层、各群团组织意见建议。对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我市通过新闻发布形式公开向社会进行解读,最大限度方便广大群众了解政府立法情况。

“科学编制政府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对统筹协调政府立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商光胜说,在立法工作中,我市坚持突出重点、急需先立原则,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契合宪法精神、符合聊城实际、反映人民意愿,助力法治聊城建设。

2022-03-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35.html 1 我市构建科学立法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