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寨子镇
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3月13日,在高唐县赵寨子镇社区文化书院非遗课堂,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正喜正带领辖区居民学习落子舞的基本招式。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社区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有效统筹各类优质文化资源、活动服务直达“家门口”,赵寨子镇创新打造“文化书院+五育多元服务”模式。
该模式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由社区书记担任“院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该镇广泛动员各领域人才加入“五育”志愿者队伍,按照“德智体美劳”分类建档管理,为书院开展多样化活动提供人才支撑。
该镇采用“1+N”阵地载体模式,以文化书院为活动主阵地,整合孔繁森精神教学点、如康家园等多个活动空间载体,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多元。同时,因地制宜开展“非遗课堂”“田园夜读”等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文化书院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推动了居民从“被服务者”向“参与者”“服务者”的转变。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从跳广场舞到扭秧歌,再到参与移风易俗小品编演,文化书院成为了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