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善养”新路径 构筑幸福“安乐窝”
——冠县加大投入支持养老体系建设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许金翠
3月16日,冠县清泉街道花留庄幸福食堂内热气腾腾,老人们围坐一起就餐。“上次是清汆丸子,这次是大包子,有时是杂烩菜,有时是酥肉……变着花样儿吃,每次饭菜都不重复,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真不孬!”77岁的花留庄村民平凤巧高兴地说。
近两年,冠县持续擦亮“冠爱·善养”品牌,投入425万元新建改建幸福食堂233家,数量居全市首位,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兰沃中心敬老院,记者看到,这里刚刚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房前屋后都加装了3米多宽的透明走廊,变身“阳光房”。老人们有的在前廊晒着太阳,有的在后廊锻炼身体,房外春寒料峭,屋内暖意融融。
兰沃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时间较早,很多配套设施已经落伍,冠县投入116万元,对该敬老院进行试点升级改造,调整和加固了房屋结构,增设了无障碍设施等。“接下来,我们将对另外两家敬老院服务用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老年人住得安全、舒适。”冠县财政局局长贠庆臣介绍。
一张餐桌提供可口饭菜,一个床位提供温暖住处,这只是冠县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养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冠县财政局聚焦资金保障、机制创新、绩效监管等关键环节,全力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体系。
冠县坚持把养老作为民生支出的重点领域,2024年累计安排养老专项资金13.6亿元。其中,投入364万元,为128家幸福食堂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投入191万元,对4家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投入62万元,为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投入45万元,为27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有效缓解了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
同时,冠县财政投入471万元为4501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投入755万元为15737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投入1094万元为1946名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贴,投入资金3435万元为2486名特困老年人发放生活及护理补贴,投入474万元,委托专业机构为分散特困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惠及群众23461人次;投入31.2万元为26家农村幸福院、2家日间照料中心发放养老机构运营奖补,投入238万元保障4家公立敬老院正常运转,全额保障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确保“弱有所扶、老有所依”。冠县财政局还通过BOT模式撬动社会资本800万元,建设医养结合示范项目2个,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养老体系。
如何确保养老资金“花得准、管得严、用得好”?冠县财政局构建了“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闭环管理体系。
“我们联合县民政部门出台了《开展幸福食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资金分配标准、使用范围等,从源头防范风险。”贠庆臣介绍,该局建立健全了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民政部门特别是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推动资金从“被动分配”向“主动优化”转变。
“养老是‘民心工程’,更是‘责任工程’。我们将持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推动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向‘高质量’迈进。”贠庆臣表示。冠县财政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建立健全资金监管长效机制,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