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双冠背后的产业蝶变
■ 本报记者 姬翔
3月20日,首届好品山东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在烟台落幕。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和聊城本土主播丁方媛分获产业赛道、人才赛道冠军。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双冠突破的地市。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聊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突破。
年轻化与乡土气
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东阿阿胶以“文化+科技”双轮驱动突围。2024年“双十一”期间,其抖音直播间金标阿胶产品秒空,全年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76%。
“我们打造‘阿胶+’产品矩阵,推出阿胶粉、联名奶茶等新品,让传统滋补品融入年轻人生活场景。”企业相关负责人刘芳表示。目前,东阿阿胶已形成天猫、京东、抖音多平台矩阵,配备20人专业主播团队。
冠县主播丁方媛网名“花生大掌柜”,她从线下小店转向直播电商,以“田间直播+工厂溯源”模式推广刘垓子白仁、冠县花生等土特产,年销售额破千万元。在决赛中,她单场带货超50万元,将“小花生”卖出了“大市场”。
“直播不是叫卖,是讲好家乡故事。”丁方媛说。她正计划联合农户成立合作社,带动500亩花生种植基地升级。
流量变“留量”
本届大赛吸引全省百余家企业、百余名主播参赛,聊城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60%,最高达76.18%。同期举办的选品大会上,聊城20余款特色产品达成意向合作40万元,东阿阿胶、冠县酥梨入选“好品山东”甄选集。
目前,聊城已形成阿胶、葫芦、轴承等12个特色产业带,8000余家网络零售企业、2100余名带货主播构成产业生态。以东阿县为例,聚盟优品等电商企业组建“助农团队”,2025年1月全县网络零售额3.9亿元,农产品销售占比近半,当地正通过“直播基地+供应链”模式,推动艾草制品、灵芝等特产走向全国。
卖产品到树品牌
聊城本土电商的崛起,离不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人才主角”的良性循环。近年来,聊城深挖东阿阿胶、东昌葫芦等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直播内容。东阿阿胶通过“溯源直播”展示毛驴养殖、阿胶熬制工艺,观看量超千万次;东昌府区葫芦雕刻艺人通过直播讲述非遗故事,带动产业年交易额2.9亿元。直播电商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全市已建成7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3家乡村书房,培育省级电商新业态主体31家,直播电商有力提升了本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聊城市聚焦供应链升级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基地,聚焦人才升级开展“乡村振兴电商特训营”,聚焦品牌升级打造“聊城手造”“聊城优品”“聊·胜一筹!”区域公用品牌,让“好品”与“好播”实现双向奔赴,书写着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