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暖童心 共护未来
——阳谷县构建孤困境儿童立体关爱体系
■ 本报记者 刘庆功
以“基本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心理干预”三大工程为着力点,阳谷县民政局构建起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孤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助力困境群体健康成长。2024年以来,阳谷县累计帮扶孤困境儿童792名,投入资金2042万余元。
筑牢保障防线
阳谷县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分类保障体系,基本生活费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2024年1月起,三类儿童月均生活费由1742元提升至1862元。2024年,通过“主动发现+精准比对”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发放生活费1714万元。同步实施“动态管理+定期随访”制度,确保救助对象及时纳入或退出。
该县为孤困境儿童提供医疗健康守护服务,创新推出“护佑健康”大病保险项目,为孤困境儿童购买涵盖30种重大疾病的商业保险,实现全覆盖,每人最高赔付额达8万元。联合县医保局连续三年为孤困境儿童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024年联合中国人民保险为孤困境儿童购置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以此破解因病致贫难题。此外,每年为孤困境儿童组织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疾病早预防、早干预。
教育资助全链条
该县推动孤困境儿童助学政策落地落实。针对升学关键节点,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及“助学政策进村入户”专项行动,对考入中专及以上院校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用于满足学费、生活费等刚性需求。2024年3月,联合县慈善总会出台《阳谷县重点困境儿童“谷爱童行·助学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拓宽助学保障范围。自方案实施之日起,共帮扶51名年满18周岁且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3名年满18周岁且在校就读的重点困境儿童。2024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126名,发放资金超106万元。
为实现长效帮扶,该县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乡镇台账+部门协作”机制,通过数据共享简化审批流程,将助学金申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2025年2月,联合县教体局、县妇联、团县委等多个部门,携手阳谷县立心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共同精心打造“心灵驿站”平台,为全县未成年人,尤其是困境、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专业、贴心、便捷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服务。
培育健全人格
该县建立了“儿童主任+社工+心理咨询师”三级服务队伍,构建起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网络,通过入户探访、定期随访,为孤困境儿童建立心理档案,2024年,开展个案疏导超200人次。创新实施“1+3+2”关爱模式(即1个民政核心+3类专业人员+物质精神双支撑),为20余名儿童提供了持续性心理干预。
该县组织孤困境儿童参观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以革命先辈的精神激发孩子们的内生动力。同时,定期开展“生涯规划”“社会融入”等主题工作坊活动,借助情景模拟、团体辅导等多样化形式,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该县协同社会力量,持续赋能孤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开展县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孤儿活动,32名县级领导干部积极参与,与孤儿结对帮扶,累计捐赠慰问金超20万元。此外,联合关工委、慈善总会等组织开展“情暖新春”“谷爱童行”系列活动,惠及790余名儿童。
阳谷县民政局通过“政策保障制度化、教育支持长效化、心理服务专业化”的立体化实践,实现了孤困境儿童帮扶从“兜底型救助”向“发展型福利”的转型,有力推动了儿童福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