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阚庄村的微信讲堂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夏粮能不能丰收主要看春管,浇水、施肥、镇压等措施要跟上,还要注意防治麦田红蜘蛛。”3月14日上午11时,茌平区菜屯镇阚庄村网格党支部书记徐平华的声音在“我爱阚庄”微信群里响起。

“有难事找徐书记。”村民王广志说,徐平华会把国家政策跟村里的情况结合起来讲,每句话都讲到群众心里,群众爱听。

2020年,在外经商的徐平华被“拽”了回来,任阚庄村代理党支部书记。当时的阚庄村很“有名”,人口近3000人,但村党组织涣散,村民之间更是矛盾不断,各项工作在全镇都是倒数。

徐平华回村后,正遇到两户村民闹矛盾,他召集双方见面聊,谁也不来。无奈之下,徐平华建了一个微信群,起名叫“和谐阚庄”,把11位相关村民拉进群。微信群建好后,徐平华开始在群里调解,从法律到人情,从个人到全村再到全社会,讲了个遍。没想到,第二天两家人主动找到徐平华请求调和:“徐书记,你说得对,不能因为俺两家影响了全村的和谐。”

这件事后,徐平华很受启发:“如今,要想把村子治理好,就要把互联网利用好;要为群众服务好,首先要当好宣讲员。要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讲实实在在的故事,统一群众的思想。”于是,他建了1个干部群、5个片区群,群里有干部、片长和村民。徐平华不定期“开讲”,让微信群成了大讲堂。

2021年4月,徐平华被选为阚庄村网格党支部书记,“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徐平华说,做好宣讲,理论功底要深厚。为积累宣讲素材,徐平华笔、本不离身。国家、省、市发布了新政策或文件,他总会第一时间认真学习、消化理解,并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此外,他还坚持听广播、读报纸、看《新闻联播》、浏览新闻网站。“每逢有新政策发布,我白天走、干、讲,晚上听、写、想。”徐平华打趣道。

道理讲在前,以前不好办的事顺畅了不少。去年,针对群众反映的村前街排涝难的问题,徐平华请来专家出谋划策,决定重修下水道。徐平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利用微信群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定下了先修前街再修后街的方案,并公示了预算。对于这件事,村民大力支持,自发捐款11万元。阚庄村3800多米的下水道修建工程用了5个月的时间全部完工,彻底解决了村里的内涝问题。

工作微信群成为了徐华平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谐阚庄”“阚庄党员之家”“阚庄工作群”等一个个微信群,除了转发各种与农村相关的文件、政策,还发布危房改造、社保、财务公开、疫情防控等信息。“之前有人在群里反映沟渠清理不及时,村里随即组织进行了整改,把全村的沟渠都清理了一遍。”村民王美华说。

“我坚信没有讲不通的道理,没有统一不了的思想,没有团结不了的群众。”徐华平说,如今的阚庄村日新月异,建起了阚庄保卫战红色广场,并成立了3支广场舞队和1支由20人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

如今,阚庄村党组织班子坚强有力,村干部认真负责,村民热烈拥护。村民说,阚庄村又出名了,不过,这次出名,是因为村子从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和谐先进村。

2022-03-1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98.html 1 阚庄村的微信讲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