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滴水都有价值
——阳谷县构建全链条节水体系
■ 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商贺 杨宇
“孩子们,阿姨刚才讲了如何节约水资源,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生活中的节水小妙招呢?”“我知道!涂抹洗手液的时候要关掉水龙头!”“用洗菜的水浇花!”“洗脸洗脚的水冲马桶!”孩子们像一群百灵鸟,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答。
3月20日,在阳谷县青少年宫,由县水利局联合侨润街道开展的“世界水日”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来自侨润街道辖区的十余名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参与了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杨红丽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孩子们介绍了“世界水日”的由来和地球上用水紧缺的现状。以一问一答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的节约用水常识,给答题成功的小朋友送上印有“保护水资源”字样的书包。
一滴水,不仅在课堂上,也在春日的田野里。走进李台镇王申楼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灌排一体化系统正在给1000多亩小麦进行灌溉。该系统在耕作层以下铺设暗管,形成地下水系,通过明桩在大田内形成网格布局点,使河水源和井水源连接,配置变频控制器和水泵,进行高效灌溉、喷灌。雨季排涝时,只需开启阀门即可实现自动排放,使农田具备旱能浇、涝能排的功能。
“传统机井需要3小时才能浇灌1亩,采用灌排一体化系统,每小时可浇灌5亩,节水节能不说,灌溉效率还提升了好几倍。”王申楼村党支部书记王全龙说。
在阳谷县森泉热电公司,控制用水量是企业的重点工作。3月23日,宋义鲁正在阳谷县森泉热电有限公司检查设备,他不仅是该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担任该厂水务经理一职。“因为我们单位用水量大,为了减少用水过程中的浪费现象,阳谷县水利局专门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宋义鲁说,他们构建了公司、车间、班组节水三级管理网络,并制定了节水规范要求,对员工节约用水行为进行奖励、浪费行为进行处罚。
“一开始,大家对这些措施并不在意,但没想到的是,一年下来,竟然节约用水10万吨,相当于1万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其中,效果最明显的就是对生产环节中的中水回收再利用。”宋义鲁说。
从2022年起,阳谷县水利局在全市率先推行重点用水单位水务经理制度,在全县8家重点用水单位设置水务经理,定期组织节水培训,提升企业节水能力。2024年,阳谷县水利局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控管理改革,为全县141个取水单位免费更换超声波水表和远程传输系统,通过设备将取水单位用水量一小时一次上传至平台。
此外,阳谷县还规划建设了节水管材产业园,依托塑料制品产业优势,打造了包括45家管材企业在内的特色园区。其中,华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和东信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第一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进一步推动了阳谷县节水产业的发展壮大。
水到渠成,滋润古城。目前,阳谷县已完成国家水利部第四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1个,市级节水型企业8个,县级节水型企业18个、节水型机关18个、节水型居民小区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