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以生态优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芳菲四月,春风和煦,徒骇河昌东橡胶坝附近,河水静静流淌,阳光照在河面上,反射出粼粼波光;河边步行道上,不少市民带着孩子玩耍、散步,一派生态怡人的景象。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我市聚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重点工作线闭环管控,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市PM_2.5均值浓度同比改善8.7%,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0天,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优于考核目标40个百分点。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全市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22%。“无废城市”建设获得全省评估“好”等次。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试点,环境要素指标结存量大幅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我市将进一步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坚持抓早抓小,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对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化解,对重点工作早研究、快推进,做到紧抓快办、掌握主动权;坚持精准精细,注重科学施策、一企一策、一域一策,在精细化管理、精准化管控上下功夫,细化“颗粒度”、提高性价比;坚持到底到边,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环境监管,线上线下结合、日查夜查衔接,从重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形成全域排查、全面治理、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的治理格局;坚持盯死盯牢,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时段,强化常态化监管执法、多污染物协同管控,通过强力监督、“回头看”等措施推动落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