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读书日
■ 张颖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普及,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信息的当下,书籍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桥梁。
无论对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读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国向来以读书为贵,更是将“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镌刻成文明基因。秦始皇焚书时,孔子后裔孔鲋将《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简册砌于孔子故宅墙壁中,今天在曲阜孔庙还能看到鲁壁遗存。与“鲁壁藏书”相应的,还有“伏生传书”的故事。历史上,正式无数像孔鲋、伏生那样的人,为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保留了火种。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火种,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社会发展至今,各级政府都在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改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近年来,聊城市全力打造“书香聊城”品牌,持续广泛开展全民阅读系列特色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政府+社会”共建模式,打造“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民宿”“图书馆+景点”“图书馆+书店”及旧厂房改造等新路径,现已建成77家海源书房,包括13家乡村书房,建设县级图书馆7个,图书馆分馆68个、服务分点24个,“15分钟阅读圈”逐步完善,让书香成为最美的城市注脚。
读书是遇见更好的自己,是“最低门槛的奢侈品”。张桂梅老师说:“不读书,天地辽阔内心犹在井底;不求知,宇宙广袤人生局限如尘。”当今时代,出版业的繁荣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书籍,移动互联网让信息触手可及,我们可以最快捷、最直接地了解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水平。生活在这个快速、高效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更要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书,让书香浸润心灵,让阅读成为生活常态。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更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他们终身追求的“时尚”,厚植文化根基,铺就成长阶梯,让中华文明代代相传。
“世界读书日”不是一个节日,它的意义在于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应该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带来的进步和乐趣。